登录
第三方登录
昭君镇:强化“三带”建设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15 14:46:16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袁书梦)昭君镇作为兴山老县城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昭君镇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生态文旅+特色产业”模式,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做好农业产业发展文章,打造沿香溪河农文旅融合示范带、乡村振兴示范带、红色旅游示范带,为谱写乡村振兴创新篇章增光添彩。

打造沿香溪河农文旅融合示范带,拓展产业发展新路径

昭君镇地处长江支流香溪河中游,位于湖北“一江两山”黄金旅游线核心腹地,镇内的昭君村景区占地面积2.7平方公里,包含昭君纪念馆、王家老宅、楠木井、娘娘泉等20多处遗址遗迹,为国家4A级景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昭君镇在香溪河沿岸还相继建成了昭君别院、香溪绿道等旅游节点,正在打造集乡村休闲、文化体验、教育研学、野奢度假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项目昭君望乡谷,逐步形成了一线串珠式的特色文旅融合新路线。同时,以金乐、大礼、陈家湾、小河、香溪、响滩、昭君七个村(社区)为主阵地,通过产业丰富各村文化旅游内容,体验田园采摘、感受田园生活,增添旅游乐趣和体验感,补齐全镇旅游服务短板,着力构建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以文化为内涵,以特色产业为基地,大力发展农特产品。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大礼蜜桃、响滩枇杷、金乐莲藕及珍珠葡萄、滩坪茶叶等品类,“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开创乡村治理产业振兴新局面

走进青华村,山峦起伏,绿树成荫,一年四季花果香,充满了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民风淳朴,建筑古朴,至今仍保留着思源井、大白果树、花屋等景观节点。

依托丰富土地资源和田园风光,紧抓兴发集团仙侣山休闲康养开发机遇,利用沿线响滩、青华、响龙三村的丰富土地资源和田园风光,推动三村的产业振兴。青华村精心打造高标准农田,筑牢农业发展“耕”基,响龙村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和药材经济,响滩村建成集生态休闲观光、亲子互动娱乐于一体的枇杷园,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昭君镇通过举办“田园青华,陌上人家”油菜花节、“赏绿道美景,品昭君枇杷”等大型活动,吸引全县游客赶往这里赏花、观景、消费,品尝枇杷,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办起了农家乐,真正吃上了“旅游饭”。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长势喜人的高山蔬菜,挂满枝头的枇杷,呈现出一幅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实景。

打造红色旅游示范带,激发红色文旅发展新活力

作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之一的滩坪古村,是兴山县革命武装的兴起之地,209国道穿村而过。依托贺龙红三军活动遗址、红四十九师成立遗址、黑岩抗日地下党活动遗址、解放初期剿匪战斗遗址、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遗址等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打造以小河、昭君、滩坪、黄家堑为主的209国道红色旅游示范带。小河社区深入挖掘回水沱红色革命遗址,积极打造红色文化街区项目;滩坪村建设了红四十九师纪念园、红色文化长廊、红色大讲堂,结合高桥3A级红色旅游创建,成立红色旅游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红色教育培训、观光采摘等产业,将滩坪村打造成为红色爱国教育基地和研学基地。

今年来,滩坪村已接待来自省市县及其他乡镇共计30多家单位1000余人,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走红军路”“讲好爱国主义教育故事”等主题活动,聆听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下一步,昭君镇将持续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做好农业产业发展文章,大力推动“三个示范带”建设,打造昭君版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

责任编辑:陈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