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兴山:以路为媒,助力特色农产品出山进城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15 10:33:28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刘丽婷、房风霜)“产业路修好后,玉米、麦麸等物资运输就非常方便了。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为我们排忧解难。”兴山县水月寺镇洪月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胡宏英说道。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不仅是连接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毛细血管,更是产业发展的命脉动脉,而400多米的泥巴路一直是制约养殖场发展的梗阻,成了胡宏英的心病。身为残疾人的她,2023年响应国家残疾人自主创业利好政策,在椴树垭村七组柴家坪小区建设一座4200㎡生态猪场。

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加上资金投资占用,道路硬化迟迟未能进行,雨天泥泞晴天灰是猪场的真实写照。根据县委一号文件精神,椴树垭村委会在充分考虑胡宏英实际困难后,积极向相关部门申报了产业路以奖代补项目政策。3米宽的水泥路直达猪舍,既方便了物资运输,又为后续出栏做好了准备。目前,猪场养殖亚太黑猪1000余头,预计今年可出栏成品猪百余头,按市场价120元/公斤的价格发往北京、上海销售,创收80多万元;不仅如此,猪场还带动了周边30余户农户就近务工和白菜、高粱等农产品就地转化售卖,人均增收500元。同时,猪场还对椴树垭村委会采用销售分红方式,可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多元,实现了企业、农户、村集体三者共赢的良好局面。

茅草坪的核桃大又薄,安桥河的药材浑身宝,梅坪的金弹子迎风笑,树空坪的蔬菜呱呱叫。在海拔1300米的后坪,种植有数千亩芜湖椒、西红柿、甜玉米等高山有机蔬菜。一到秋季,来自宜昌、荆州等地的客商们络绎不绝,开着轻卡沿着蜿蜒的山路到达田边,等待农户分拣称重打包装车。“以前有些地方没有产业路,农户摘了菜还要用三轮车转一道,费工费时又费力,现在可以直接装车确实方便,国家政策好啊。”树空坪村党支部书记郑芳龙说道。

据了解,今年绿色蔬菜行情高涨,特别是辣椒价格比往年价格翻了一番,达到了6元/斤。得益于产业路的延伸至产业田块,农户少了采摘后的周转折腾。蔬菜不仅外观品质好,卖得价格更高,采收成本也有所降低,一亩辣椒地能卖到1万多元,刨去成本利润还有7000多元,大大充实了村民的荷包。

无论是生猪还是蔬菜,抑或是药材核桃,秀美水月的优质农产品正借助一条条阡陌交通,以路为媒,从群山环绕的山疙瘩飞向高楼林立的大城市,成长为乡村振兴的支柱力量。

作为半高山、高山的水月寺镇,完善水电路网房等基础设施一直是党委、政府抓在手上的民生实事,道路建设不仅是建好织密交通网络,更是管好、护好、运营好现有道路,不遗余力解决村民急难愁盼,同时也为“三农”特色产业的发展夯实了根基。

责任编辑:陈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