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武汉绿动氢能实现全面“车谷造”的氢能龙头企业之路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14 11:13:03

年产30万平米的质子膜生产线,年产万套的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五千套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线……

每一个核心产品的研发都是氢能发展的重要基石,每一条产线的升级都是氢能产业链强化的必经之路。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动氢能”)作为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与研发中心项目的承接主体,自2020年落户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以来,累计投入超7亿元,定位氢能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平台,重点开展燃料电池及制氢装备核心部件产品研发及生产,已建成质子交换膜、水电解膜、碳纸、GDL、膜电极、氢燃料电池电堆和动力系统等7条产线,率先实现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是全国燃料电池领域最大氢能研发和生产基地,在全国范围内销售燃料电池超700台。

2023年公司营收超1.5亿元,2024年预计营收连续超亿元,是近两年全省氢能企业中唯一营收过1亿元的企业。

▲ 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

发挥龙头优势

加深上下游产业链合作

绿动氢能聚焦氢能产业链上游(制氢、氢储运、氢加注)、中游(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下游(燃料电池应用)的产业合作衔接,在不断升级扩大生产线实现从质子交换膜、碳纸、膜电极到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全面“车谷造”基础上,于2022年4月引进湖北氢动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构建“氢能车辆租赁+场景运营+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科技运营”的一体化运营服务。

截止2024年10月,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在武汉区域累计投放超过290台氢燃料电池车辆(占全武汉市已运营的氢能车总量超60%),累计行驶超过820万公里。系统化的产业合作模式有效实现了燃料电池汽车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一体化推广,并降低了产业化初期燃料电池车辆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

▲ 搭载燃料电池的氢能车辆。

聚力技术研发

创新引领企业提质增效

绿动氢能成立4年以来,搭建完成了国内一流的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生产线和测评技术中心,配置了国际一流的科研设施平台,并组建了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研发团队。企业紧抓氢能发展的时代机遇,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已建成国内技术最先进,单线产能最大(30万平/年)的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取得了多个创新成果,质子膜产品荣获“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累计申请专利106项,已获42项专利授权,其中包括26项发明专利和16项实用新型专利,在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水平的同时价格却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展现出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和市场应用潜力。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

承借产业“东风”

助力氢能产业不断升级

氢能被称作“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是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推出,氢能产业发展势必将迎来新的机遇。

当前,武汉军山新城正积极贯彻落实湖北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充分发挥经开区应用场景丰富及示范城市群资源互补的优势,依托绿动氢能、康明斯、东风日产等多个龙头企业不断拓展氢能示范效应,聚力打造产业高效协同的引领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科技园区。随着氢能产业科技园区的不断扩大,绿动氢能的龙头企业优势还将进一步凸显,军山新城将继续通过高效的政企合作不断集中优势企业及资源,助力氢能产业的持续优化升级,带动武汉氢能上下游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武汉市构建氢能交通示范城市。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马海超、刘梦瑶

责任编辑:黄倩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