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管芹)孝南区2021年获批建设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区)以来,积极把握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武汉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机遇,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主题,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迈入了依托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的新阶段,挺起了孝南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连续十四年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为科技创新优秀单位。
一、坚持协同创新,引领汉孝同城“树标杆”
孝南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抢抓省级战略机遇,以科技同兴着力推进汉孝同城发展,充分利用武汉科技创新中心资源优势,积极统筹推动融圈入群,不断深化“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孝南”模式,持续开展汉孝科技成果转化合作。落实完善孝汉科技同兴工作机制优势。加强与武汉市科技局互动合作,就科技资源共建共享进行专项对接,协同推进“32232”科技合作工程落实见效。先后与武汉纺织大学、长江大学等签订校地合作协议,累计引进省、市院士专家、科技副总共计82人。积极对接省级成果转化资源(孝南)分站发挥作用。发挥与湖北工程学院共建的省级成果转化资源(孝南)分站作用,征集企业技术合作需求21项,转化科技成果30项。持续推进“联百校、转千果”科惠行动,组织省内外高校专家来孝,先后与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纺织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省农科所等27家高校院所成功对接。聚焦重点集群强化产业协同创新。中能国隧·华中应急产业低碳数智未来城项目正式落地孝南,项目总投资超280亿元,以应急产业发展需求为驱动要素,构建集研发、生产、生活、商贸、展览、储运等为一体,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二、坚持产业创新,主攻两大主业“锻长板”
孝南做实产业链链长制,创新推进补链、强链、延链,聚焦纸卫品、食品两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全国纸卫品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华中地区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区。坚持改旧育新。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工程,滚动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两大支柱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绿色生态纸业集群,孝南出台纸卫品产业发展专项政策,鼓励支持企业研用节能减排技术,维达公司吨纸耗水量从12吨降到8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顺公司推动吨纸用电量下降10%以上;金凤凰引进蒸汽冷却水系统,替换传统水环式真空泵,节约用电30%,建立固废处理车间,将不能回收的渣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实现了废弃物零排放。打造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引进总投资300亿元的首衡城项目,搭建省级特色农产品供应链;组建食品产业联盟,发挥首衡城的辐射带动作用,扶持麦当劳、爽露爽等食品精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擦亮麻糖、米酒等“中华老字号”品牌,提升“朱湖糯米”“杨店水蜜桃”等地标产品影响力,推进食品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狠抓企业培育。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储备能力,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高新技术百强企业梯次跃升链,承办孝感市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春晓行动”启动暨科技政策培训会。截至目前,孝南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358家、高新技术企业160家、科创新物种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百强1家,各类科技型企业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强化招商延链。围绕优势产业,瞄准科创型企业,积极参加展会活动,开展招商,洽谈对接项目,2023年新增25个纸卫品产业重点项目。高位推进将首衡城列为“1号工程”,开展集中招商推介签约活动,吸引超过4000家商户入驻,竭力打造全业态全产业链商贸流通产业集群。
三、坚持平台创新,着力拓“新挖潜”“铸硬核”
孝南聚焦供需精准对接,巩固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引导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企业研发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动融入和服务全省统一的科创供应链平台,积极建设湖北科创供应链孝南节点。着眼拓新,聚力打造新型研发机构。聚力打造一批服务于孝南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谋划推进麻糖米酒、香稻产业技术研究院、纸卫品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维达同步申报省、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着眼挖潜,推动现有平台提档升级。挖掘平台创新潜力,加大各类创新平台培育支持力度。摸底企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情况,组织百盛、龙王恨3家企业申报2023年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加强与湖北工程学院、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对接,引导华中模具城孵化器加强科技服务设施改造升级,积极创建国家级孵化器,稳步推动湖北梦灿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申报省级孵化器;我们择优推荐爽露爽、欣柔等市级企业创新平台申报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并组织浐川龙剑、荣旺农业等13家企业申报市级星创天地。
四、坚持服务创新,突出内外兼修“强示范”
孝南坚持内外结合,推进科技服务创新,优化完善创新生态环境,有效聚合科技创新要素,为加速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创新引擎动力。对内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召开全区科技创新暨区委人才工作会议,成立了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区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发全区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持续加大科创奖补力度,及时兑现奖补政策,三年间累计发放超过4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奖补资金,这一系列举措显著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的热情。对外持续优化创新环境。积极推行“联企业、送政策、解难题、稳主体”的帮扶行动,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和企业的制度。区科技局携手市场监管、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深入企业,主动进行政策宣讲和企业技术需求调研;积极鼓励辖区企业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其中水云涧、麦草湖等3家企业参赛并荣获奖项;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开展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和科技“闹春耕”活动;联合科协、消防、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举办系列科普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全区范围内举办送科技下乡活动;与国有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奔赴企业开展现场科技金融服务活动。
2023年,孝南区地区生产总值达568亿元,较上年增长7.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8.9亿元,占GDP比重达21.08%;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额15252.82万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300%;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达22.69件/万人,是2020年的6.5倍;县级以上科技特派员达230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25.83亿元,与2020年相比均实现了翻倍增长。
下一步,孝南将持续发挥背靠武汉优势,坚持“协同创新、产业创新、平台创新、服务创新”,深度链接武汉都市圈创新资源,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孝南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孝南力量!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