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孙中山与“首义之城”
湖北日报 2024-11-12 19:59:08

今天是孙中山诞辰158周年纪念日

孙中山与“首义之城”武汉

有着不解之缘


首义路、首义小区、首义中学、首义广场

……

“首义”二字,深深嵌入这座城市

“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融入武汉城市历史的血脉中


遍布武汉三镇的历史遗迹

让这座城市充满了“中山”记忆

今日武汉的建设和发展

也与孙中山有着密切关系

“武汉首义”是由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

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发布的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明确称: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

武汉遂被称为“首义之城”

1911年,孙中山领导下的湖北革命党人

在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

从而推翻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图片

武昌阅马场红楼前孙中山雕像

在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

矗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

铜像背后坐落着一幢二层红色建筑

武汉人亲切的称之为“红楼”

这里曾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孙中山先生早在演说时指出:

“武(武昌)、阳(汉阳)、夏(汉口)

三镇宜连成一片

应在江上建筑大桥

或凿隧道,联络三镇为一市。”

之后,又曾在《建国方略》中论述道:

“以桥或隧道

联络武昌、汉口、汉阳为一市

至将来此市扩大

则更有数点可以建桥。”

图片

1912年4月,孙中山视察武汉时与湖北军政各界代表合影

1957年,中国人自己

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桥通车了

飞架武(昌)、(汉)阳,横跨天堑

1978年,江汉二桥建成

1995年,长江二桥建成

2000年,长江三桥通车

2001年,军山大桥贯通

……

座座跨江、河的桥梁

连接着南北、东西

早已将武汉三镇“连成一市”

中山先生遗梦业已成真

1912年4月

孙中山来到武汉

曾力倡教育

后又在《建国方略》中

将“开启民智,培养觉悟”列为头等要务

图片

孙中山先生所著的《建国方略》

在辛亥革命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江汉大学”就出现在武汉

那时,追随孙先生的宋教仁、黄兴等

在武汉创办了江汉大学

意在培养人才


首期招生600名学生

来自全国10余个省份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不久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了

黄兴流亡海外

江大校长也被列入密捕名单


时光荏苒,截至目前

江汉大学有博士点1个、硕士点23个

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

省级重点学科5个

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

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

临床医学、工程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孙中山在“首义之城”武汉

留下大量印记

与武汉渊源深厚

穿越武昌首义的硝烟与战火

肩负英雄之城的不屈与坚强

“首义之城”武汉昂首走向明天


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中国新闻网 黄埔杂志 环球网 团结报 荆楚统战 长江日报

编辑:何甜

美术:刘依

审核:张磊 陈会君

责任编辑:何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