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11月8日,荆门晚报记者从荆门市水利和湖泊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降雨严重偏少,持续高温,前期抗旱用水消耗大,全市蓄水严重不足。对此,荆门市多措并举,有效应对跨季连旱,保证生活生产用水安全。
全市各地既考虑解决当前秋冬播抗旱应急需求,又考虑明年春耕及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根据抗旱总体用水需求、可供水源基本情况,结合后期天气趋势,抓紧测算水账,预判先行编制供水方案,科学安排抗旱工作。
荆门市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原则,把人畜饮水安全放在首位,凡是饮用水源地水库不能低于饮水安全水位控制线,钟祥洪山寺、京山叶畈等水库控制非生活供水。水源相对充沛地区,有效利用水库、塘堰自有水源,实行节水灌溉,确保秋冬播种植计划不落空;水源紧张地区,有保有压,抢引客水、拦截河水、开发泉水、挖掘地下水,引水进塘入库,扩充抗旱水源。
在科学调度水源方面,我市对水库水源集中管理、集中调度、集中使用,重点水源管理权限上收一级,通过制订供水预案,实行有序调度。沿江沿湖地区充分利用客水资源,尽可能多引多提,扩大灌溉范围。采取水库放水、涵闸引水、泵站提水、疏渠畅水及河湖联调、湖库联调等调度手段,努力实现水资源效益最大化、干旱危害最小化。
在倡导节约用水方面,广泛开展节水宣传,加强计划用水管理,规范和约束用水行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推行农业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因地制宜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现灌溉用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节水农业转变,以有限水量倒逼节水农业转型。
荆门市抢抓当前水利工程建设黄金期,加快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改造等水利国债项目建设,提高蓄水保灌能力。运用共同缔造理念,鼓励群众打机井、扩挖堰塘、疏浚沟渠,不断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记者胡圣宇 通讯员张铭娴)
(来 源:荆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