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黄璐、通讯员杜少华、周瑞)11月12日,潜江“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 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彭宣国介绍,全国的稻虾种养模式主要为繁养一体化的“稻虾连作”和“稻虾共作”。然而,由于长期实行捕大留小的模式,导致种虾质量下降,4月至6月期间集中上市,造成市场价格低迷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针对小龙虾池塘养殖进行改进措施。
对池塘进行工程化改造,“四季有虾”养殖池塘设立亲本区,内部设置隔离网,区分养殖区与亲本区,防止商品虾冬季打洞冬眠;控制养殖区密度,实现育养分离。
池塘生态建立与维持,养虾先养草,“四季有虾”必须保证虾池水草“四季常青”,通过利用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菹草等水草品种的覆盖面积及季节性特点,采取互补性种植以满足小龙虾生长。
精准营养供给,根据不同季节和小龙虾生长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配方,合理调配营养,通过微生物发酵使营养物质分子变小,利于消化吸收;优质苗种繁育,通过定向选择优质亲本置于亲本区,培育出品质优良、规格整齐且抗逆能力强的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