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吞废吐金 逐绿向新 荆州市竞逐循环经济新赛道
湖北日报 2024-11-11 10:05:59

湖北南桂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监利市委宣传部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辉 通讯员 王文初 徐凯 马优明

废纸箱变成品纸,有色金属废料回收再利用,废旧新能源电池拆解处理后再次焕新……近年来,荆州竞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新赛道,汇聚链上企业及经营主体2000余家,初步形成从废旧物资一级回收、区域分拣到原料初加工、成品制造的全产业链体系。2023年,该市循环经济产业实现总产值约330亿元。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11月初,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荆州多地生产一线,探访“变废为宝、点废成金”的转型故事,感受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气象。

铝废料再加工,每年节省1亿元

有色金属被称为“现代工业基石”,重要性不可小觑。然而,其废料若长期堆积,会严重污染土壤和水。

位于监利经济开发区的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是以铝制产品加工为主业的特色园区。湖北南桂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桂铝业”)是产业园的领建企业,生产的铝材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光伏等领域。

“铝材加工大约会产生15%的废料。”南桂铝业董事长彭小龙说,按每年25万吨原料铝用量计算,园区每年大约会产生3.75万吨铝废料。

这么多废料怎么办?若当废品卖掉,太浪费。目前铝废料回收价约1.8万元/吨,而原料铝价格约2万元/吨,那么园区每年将损失7500万元。若算上从甘肃、青海等地新购原料铝的运费,每年损失约1亿元。

彭小龙决定开设废旧铝熔铸企业,破解园区企业废铝回收难题。湖北功钛合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功钛合金”)诞生了。

11月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功钛合金车间,只见熔炉内烧着熊熊大火,一捆捆边角料铝材被送进炉中熔铸成铝棒。园区企业购得这些铝棒后,根据客户需求,再加工成不同规格的铝材产品。

“铝的可回收性极高,理论上可无限次循环使用而不损失性能。”彭小龙说,加工再生铝比原生铝还可减少排放90%以上。现在园区铝材回收率接近100%,基本实现“零废铝”。

循环利用、绿色发展,成为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因素。如今,以南桂集团为龙头,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入驻企业超过100家,其中七成企业已建成投产,年产值从2020年的18亿元增长至60余亿元。

湖北睿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厂区鸟瞰图。 (荆州经开区供图)

一个废纸箱成就百亿企业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造纸业是传统产业,而且高耗能、易污染。但走进位于公安县的山鹰华中纸业有限公司,不仅看不到脏兮兮的废渣,闻不到刺鼻的气味,在排污口的水池里,还能看到鱼儿嬉戏。

“这是我们以绿色环保为引领、全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果。”山鹰华中纸业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叶龙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后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17年,该项目建设之初,便引进当时全球最先进的全套造纸生产线,还投资4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打造循环绿色造纸企业。

在该公司自动化控制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各环节生产状况:废纸箱等原料加水稀释,通过管道输送进入造纸工序,筛选出来的塑料、木制品等轻渣,通过皮带输送至厂区固废电厂,所产生电能给企业供电,产生的蒸气为园区供热,发电产生的灰渣等则送到下游制砖企业作原料。

“废纸回收之后,从制浆到造纸,再到包装企业,然后再到终端客户,终端客户用完之后再回收利用。”叶龙说,循环过程中经济价值、社会价值都实现最大化。

叶龙算了一笔账:企业平均1年从湖北、湖南等地购进废纸箱等原料约120万吨,可生产约115万吨成品纸,再生率接近96%。在造纸过程中,平均1年可产生4.5万吨轻渣,焚烧后可发电4800万千瓦时。以1个家庭平均每年用电2000千瓦时推算,该厂1年造纸产生的副产品所发电量,可供2.4万个家庭使用1年。

山鹰华中纸业是华中地区产能最大、实力最强的工业用纸生产基地,2023年产值达到60亿元。眼下,该公司二期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包括4条造纸生产线、智能包装产业园及配套的热电联产、污水处理等,届时总产能将达到340万吨,年产值将达130亿元。

山鹰华中纸业有限公司生产线。 (公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废旧锂电池变“黑粉”,可再供58万辆新车

在荆州经开区湖北睿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的桌子上,装有不同颜色粉末的玻璃瓶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硫酸镍粉末,这是硫酸钴粉末,这是碳酸锂粉末,都是生产三元锂电池的重要原料。”该公司总经办主任容仕甲说,这些原料都是从新能源车的废旧电池上拆解、提炼出来的,现在又成了锂电池生产厂家的“香饽饽”。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国内生产锂电池的资源却十分有限。特别是环保重压之下,对废旧锂电池进行循环再利用成为必然之举。”容仕甲说,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陆续进入报废周期,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也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过58万吨,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湖北睿勤公司总部位于东莞,在危废处置上经验丰富,掌握着先进工艺。2022年落户荆州后,主要负责新能源电池回收处理项目。

走进湖北睿勤生产车间,只见由废旧锂电池粉碎后的“黑粉”,经湿法工艺处理后,产生出硫酸镍粉、硫酸钴粉等原料。下游的电池厂家对这些原料进行再加工,即可生产成全新的锂电池。

一辆新能源车的电池平均可产生50公斤“黑粉”。容仕甲说,目前公司年设计使用3万吨“黑粉”,需要回收60万辆新能源车的电池。经过加工后,成品原料约可满足58万辆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所需。

发展循环经济须补齐“最前一公里”

□ 何辉

记者手记

循环经济的源头在于再生资源回收,在业内被称为行业上游。

与全国很多地方类似,荆州再生资源回收业也存在“分散低效”问题。据统计,目前该市具备可再生资源回收资质、拥有5个以上回收网点的市场主体仅17家,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的原料80%以上来源于个体户。

“上游”不强的问题如何破解?公安县依托湖北省风正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开展的再生资源“三级回收”体系试点,正是一种探索。

所谓“三级回收”,指的是“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湖北省风正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马小林介绍,公司在公安县6个村设有回收点,一般都设在当地村委会,委托村支“两委”负责回收事宜;在2个乡镇设有镇级分类转运站,负责从试点村回收物资,初级分拣后转运到县城,由当地具有资质的回收站负责;在县城设有分拣中心,负责接收由乡镇运送过来的物资,再次分拣后运送给加工企业。

“目前试点工作正常,但相比零散个体户,公司运营成本相对较高。”马小林说,一方面,村级回收点的回收价通常比个人回收点高;另一方面,要补贴镇级转运点的转运费。但是,“三级回收”体系推行后,能很好地解决再生资源堆放处置难、动态监管难、市场参与难、综合利用难等问题。

11月4日,公安县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崇湖小流域在垃圾清运上建立了“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从源头引导群众主动开展垃圾收集分类入桶。

“再生资源回收‘最前一公里’的短板,是全国很多地方都遇到的问题。荆州若能解决这一难题,相信对发展循环经济大有裨益。”湖北省统计局原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说。

他山之石

深圳

自2019年5月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深圳在全市所有3508个物业小区推广形成“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的住宅区垃圾分类模式;在全市以街道为单位规划便民废品收购疏导点,指定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定时定点开展回收。目前,深圳市场化再生资源回收7300吨/日,扣除能源化焚烧发电部分,回收利用率仍然达到42%,领先全国水平。

上海

2024年6月5日,全国首部无废城市建设地方立法——《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正式实施。立法实施以来,上海在社区、工业、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在源头减量、中端分类、末端资源化利用方面,探索出具体方案。如在社区的角落,设置有24小时可回收智能交投机。该机器可让住户在投放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纺织品等可回收垃圾的同时,还能换取积分并置换礼品。这一举措极大地缓解了社区垃圾分类源头的压力,提升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辉 整理)

责任编辑:王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