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宜昌设施渔业总规模达150万立方米
湖北日报 2024-11-09 14:21:18

湖北日报讯(记者文凯、通讯员郑朋)11月8日,宜昌设施渔业高质量发展新闻通气会上,宜昌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刘远高介绍,该市以池塘“零排放圈养”、流道、陆基圆池、工厂化循环水为主要模式的设施渔业规模已达到150万立方米。

鲟鱼是宜昌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国领先,宜都清江鲟鱼谷项目建成4.5万平方米的渔光一体室内工厂化鲟鱼养殖车间,单体规模世界领先。目前,全市鲟鱼生物储备量约10000吨,鲟鱼子酱产量180吨,产值8亿元。现有登记注册的鲟鱼养殖及加工主体16家,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1个(湖北清江鲟鱼谷),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具备出口资质企业3家。

该市充分挖掘渔业品牌底蕴,通过发展设施化养殖,打造了一批肥鱼道地食材基地,开展肥鱼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宜昌高品质肥鱼标准体系,助力宜昌打造美食“国际范”。全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清江野渔、清江、天宴、天峡)、湖北省著名商标2个(覃姐、老巴王)。鲟鱼子酱品牌有卡维尔、鲟皇子、江之翼、索啵儿等,宜都清江鲟鱼谷、长阳清江鲟龙通过线上引流、线下开设鱼子酱体验店,持续提升鲟鱼子酱品牌影响力。喝宜昌肥鱼汤,吃宜昌鲟鱼子酱已经成为外地游客来宜首选。

近年来,宜昌市水产部门与水生所、长江所、华中农业大学加强合作,持续开展设施渔业新模式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厂化鱼菜共生养殖技术、全自动投饵技术、鱼类暂养提质技术。2018年,全市首个池塘“零排放”圈养基地在枝江建成,亩产量是传统池塘养殖的4倍,《绿色高效池塘圈养关键技术研发和模式创建与应用》提名为202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宜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杨军介绍,根据设施渔业特点和宜昌本土生物资源,宜昌水产部门坚持苗种先行,“以养定种”为设施渔业提供优质苗种。全市年繁育鱼苗15余亿尾,年生产大规格苗种4万吨,年产值近10亿元,为设施渔业名特优养殖打下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王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