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蕲春历史上的几位大咖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06 17:37:31

在蕲春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

孕育了众多杰出的人物

他们或以文治武功著称

或在学术领域独步一时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蕲春历史上最厉害的几位大咖


图片

冯天驭,字应房,号午山,蕲州人。明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你)乙未科进士。他生平笃学,刻意仕途,后官至刑部尚书,正二品高官,他是蕲春历史上文官官阶最高的一人。据史料记载,冯天驭的为官生涯中,以清廉正直、勤政爱民著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是蕲春乃至整个湖北地区文官的楷模。


图片

康茂才,字寿卿,生于元至大二年(1313年),卒于洪武三年(1370年)。他是明朝开国名将,早年聚兵保乡里,后率部投降朱元璋,成为其麾下重要将领。康茂才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平陈友谅、张士诚等战役中均有卓越表现。明朝建立后,他随徐达北伐,镇守边疆,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洪武三年,康茂才随军夺取兴元时病逝,后被追封为柱国、蕲国公(相当于开国元勋),谥号武义,成为蕲春历史上武官的巅峰人物。


图片

李时珍(约1518~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出生于蕲州雨湖畔,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医药学家,他对于药物学(包括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等)的研究,始终坚持严谨治学,坚持自然辩证法,不惜一切代价,勇于从实践中探索真理。李时珍曾言《本草纲目》编著之不易:“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而成书。在编著《本草纲目》过程中,李时珍痛前人本草学著作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举”,将前人的失误进行修正,为了辨别每一种药物真伪,不辞辛劳,走遍名山大川,亲尝药物味道,采集药物标本,向山村野老请教,向渔父樵夫学习,以求真谛。

李时珍付出毕生心血,写出医药巨著《本草纲目》,全书190万字共52卷,载药1892种,收医方11096个,绘药图1111幅;其中,有374种药物为李时珍新增,8000多个医方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达尔文称赞《本草纲目》是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评价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毫无疑问,明代的伟大的科学成就,就是李时珍那部攀登到本草著作之顶峰的《本草纲目》。”


图片

顾景星,字赤方,号黄公,别号玉山居士。明末清初蕲州城东北郊三里岗全胜坊(今东长街二机械厂南边)人。顾景星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曾祖辈顾问和顾闋兄弟是明代著名理学家。顾景星天资聪明,6岁能诗文,9岁遍读经史,人称“神童”。崇祯七年(1634年)他15岁时参加黄州府试,获“九属第一”,第二年又参加学政王澄川主持的院试,亦获第一。他所著《黄公说字》为中国语言文字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白茅堂诗文集》则是研究蕲春历史的宝贵文献。其中如《李时珍家传》《蕲民俗》等,是我们今天研究李时珍和蕲春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图片

陈銮(1786年~1839年),字仲和,亦字玉生、芝楣,出生于蕲春县株林河姚湾村。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殿试中,考中第一甲第三名,取得探花桂冠,为蕲春历史上学位最高。嘉庆皇帝在金銮殿上面试时称“銮具经济才,可大用”。他历任广东盐运使、浙江按察使,升江苏布政使,又升江西巡抚,再调江苏。在各地修水利,建义仓,禁鸦片,颇有政声。陈銮始终洁身俭素,乐善好施,对蕲州百姓实在、仁义,在蕲州置义田400余亩,赡补家族资用。道光十一年,湖北大水,捐银数千两助赈。道光十九年(1839年)累死于两江总督任上,被清廷追赠为太子少保。


图片

陈诗(1748~1826年),字观民,又字愚谷,晚年号大桴山人。出生在蕲春檀林镇竹田冲陈英村八字门湾一个“家本寒素”的贫苦家庭。陈诗自幼天赋极高,加之刻苦读书,30岁赴京参加廷试,一举考中进士,被朝廷授予工部虞衡司主事之职。陈诗在朝为官,很是尽心,但他不愿为官,两年后辞官回归蕲州,从教于鹿门书院、荆南书院、江汉书院。他的学生遍及大江南北,其中蕲春探花陈銮就是他的门下。陈诗除教书外,空余时间,博览群书,特别专注于著述。在当时的条件下,陈诗先后著有《湖北方域志》99卷、《江汉书院志略》4卷、《乾隆葵丑广济县志》12卷、《湖北诗文载》22卷等近50种著作,约一千余卷,数百万字,种类之多,堪称蕲春著述第一人。

其中,陈诗所著的《东坡居黄考》一书,讲述了苏东坡于1080年正月初一至1084年四月初一谪居黄州5年间的生活、著述、人际交往等全部活动历程,是我市挖掘、研究、传播“东坡文化”珍贵的历史资料。


图片

董毓华(1907~1939年),名美棠,字廷桦,曾化名王春裕、王仲华,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狮子镇董家冲,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司令员。1925年由董必武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北平学生联合会成立,董毓华被推选为主席,组织领导了震惊国内外的“12·9”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3月,董毓华受刘少奇委派赴上海,负责筹建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向全国。

图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董毓华领导华北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委员会,深入冀东和津南等地组织群众武装,配合华北及全国各抗日战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939年3月,董毓华担任了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司令员,并作为冀热察区代表,赴延安出席会议。同年6月,因长期疾病和奋战劳累而病倒,终年32岁。1988年,蕲春县狮子中学(今毓华中学)修建董毓华纪念馆时,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姚依林同志为其题词:“青年运动杰出领袖,抗日战争民族英雄”。


图片

黄侃(1886年—1935年),蕲春县青石镇大樟树村人。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音韵训诂学家、国学大师。

黄侃在《文心雕龙》、礼学、汉唐玄学等方面也都有独到的见解。学术之外,尤精古文诗词,文尚澹雅,上法晋宋。黄侃为学务精习,对于四史、群经义疏及小学基本著作都研读达十几遍、几十遍,对《说文》《广韵》尤为精熟,多有批注。

主要著述有《音略》《声韵通例》《说文略说》《尔雅略说》《声韵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汉唐玄学论》等。后人称黄侃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张梁森 王万里)


责任编辑:梅益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