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兴山:发现一大型真菌新种——卵孢黄囊伞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05 16:26:27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赵志浩)近日,在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兴山县分局的牵头下,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鲁东大学及福建农科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宜昌市兴山县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黄囊伞属(Deconica)的新物种,命名为卵孢黄囊伞。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在黄囊伞属领域的空白,为宜昌市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再添新成果。

发现过程:

2024年,在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兴山县分局组织下,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组成的大型真菌联合调查队在兴山县开展了大型真菌多样性本底调查。7月2日,调查队员们在宜昌市兴山县双家湾附近进行调查时,在几处样线均采集到黄囊伞属标本。颜俊清副教授对该标本进行形态解剖及分子系统学分析研究后,确定了此种为新种,定名为卵孢黄囊伞Deconica ovispora。该研究成果结合颜俊清副教授在国内其他地区发现的黄囊伞属新物种以“Four New Species of Deconica(Strophariaceae, Agaricales) from Subtropical Regions of China”为题发表于国际真菌杂志Journal of Fungi。福建农科院,江西农业大学以及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多位研究人员参与了该成果的发表。

卵孢黄囊伞Deconica ovispora形态学特征:

宏观形态:子实体很小。菌盖宽5.0–6.0 mm,扁凸镜形至平展,中央具钝圆、具尖突起或不突起,水浸状,褐色,至边缘渐浅,半透明条纹从菌盖边缘延伸至中央1/3处,水浸状消失后,菌盖呈淡黄褐色,表面光滑,幼时被稀疏白色纤毛鳞片,易消失;菌肉薄,近菌柄处厚约1.0 mm。菌褶0.5–1.0 mm,延生,稀疏,不等长,淡褐色,边缘稍白。菌柄长10–20 mm,粗1.0–2.0 mm,中生,柱状,等粗,棕色,表面被易脱落的白色纤毛。

微观特征:担孢子正面观6.0–7.0×4.0–4.5 µm,Q=1.4–1.6(1.7),卵形,侧面观宽3.5–4.0 µm,椭圆形至长椭圆形,稍厚壁,光滑,棕黄色,顶端具明显芽孔,芽孔直径0.8–1.3 µm。 担子14–24×4.5–6.0 µm,棒状,具4个担子小梗,近无色;侧生囊状体缺失;缘生囊状体21–36×5.5–14 µm,烧瓶形,具长或短颈,光滑,淡黄色至近无色;菌盖表皮黏表皮型,盖皮菌丝宽2.5–4.5 µm,稍胶质化,淡黄色。锁状联合存在。

重要意义

黄囊伞属Deconica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omycota、蘑菇目Agaricales、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属于暗色担孢子伞菌,该属下物种子实体形态多样,小菇状,金钱菌状,脐菇状,靴耳状等,菌盖常呈锥形、凸镜形或半球形,干燥或粘滑,菌褶褐色至深褐色,直生至延生,常生长在腐烂的木头、草、苔藓、树干和食草动物粪便上。该属物种数量稀少,全世界仅报道约55个种,我国国内仅报道6种。此次发现是我国在黄囊伞属下首次发现并发表新物种。

此次发现是我国在黄囊伞属下首次发现并发表新物种,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亚热带地区黄囊伞属物种多样性的认知水平。此外,由于该属与可以致幻的裸盖菇属亲缘关系较近,该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揭示致幻毒素的起源演化提供较理想的生物学材料。

责任编辑:陈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