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稻、虾、鳖”生态种养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03 16:21:53

为解决鳖类养殖种质退化问题,荆州市级科技特派员刘忠、驻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老湾回族乡)积极与华中农业大学顾泽茂教授团队合作,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在品种改良上,团队利用自建的中华鳖种苗提纯复壮繁育基地,通过远亲近交的养殖模式,成功培育出了以日本鳖为母本、广西黑花鳖为父本的圆边黑花鳖。这一新品种的中华鳖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为洪湖的中华鳖养殖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养殖技术方面,团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食物链的循环利用机制,创新性地推出了“稻、虾、鳖”生态种养技术。通过“稻、虾轮作”和“稻、鳖共作”的模式,每亩地的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植水稻提高了4000元以上,显著提升了种养殖经营主体的经济收益。

在技术推广方面,团队通过垄上频道、大专院校以及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开展了一百多场技术推广活动,为潜江、监利、洪湖等十多个县市区的5000多个经营主体和养殖户提供了技术支持。

市科技经信局在“稻、虾、鳖”生态种养技术推广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拓宽推广渠道,让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理念得以广泛传播。下一步,也将进一步做好服务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搭建科技交流平台,让科技特派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带动产业科技创新,为洪湖农业迈向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洪农宣)

责任编辑:陈嘉怡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