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突破性发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 赋能低空经济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01 16:01:19

2021年1月,原微软日本社长、未来学家成毛真所著的《2040年的未来预测》出版发行,畅销全球。该书作者认为,每当一个新事物或者一项新技术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总有一类人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反感和抵触。照相机刚问世时,大部分人不接受甚至害怕,觉得照相会摄取人的灵魂,别人会利用照片对被照者实施诅咒。苹果iPhone刚上市时,人们都觉得物理按键手机更可靠,但现在的手机绝大多数都是触摸屏;iPhone刚推出指纹认证时,很多人不接受,认为采取指纹存在个人安全隐患,甚至是侵权行为,后来人们习惯了指纹认证后,iPhone继续推出人脸认证,一开始大家又难以接受,而现在人脸认证已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作者的观点是,一部分人习惯于现状的稳定,对于新事物一开始是不接受、排斥,当新事物普及后,又很快忘记自己曾对此反感过,于是形成被迫接受,后果就是他们始终比时代进步节奏慢,即使机会不断出现,也无法意识到这些是机会。所以,面对未来变化和革新,作者认为不要浪费时间去反抗,接受就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当前电动汽车还未真正被消费者普遍认可的时代,面对低空经济这个新事物的强势崛起,我们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接受它,进而增强识势之明,做“桅杆上的瞭望者”,方能抢占先机、拥抱未来,掌握发展主动权。

一、发展低空经济势在必行

低空经济特指在1000米以下(可延伸至3000米)低空空域内,进行有人或无人低空飞行活动,并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具有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的特点,包括基建端、飞行器制造端和应用端等多个方面。低空经济作为社会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新事物,蕴藏着巨大市场潜力,是各地激烈拼抢的新赛道、新蓝海。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60亿元,同比增长33.8%;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2024年7月,《湖北省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出台,力争到2027年全省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当前,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外,四川自贡、山东日照、河南安阳等地级市都在竞逐低空经济并取得一定优势。我省大力支持武汉、襄阳、宜昌、荆门等地依托本地运输或通用机场建设飞行服务站并接入省级中心系统。十堰被誉为“大山里的深圳”,在发展低空经济上,已没有时间坐等观望,更不能有畏难抵触情绪,必须抢抓发展风口,敢闯敢为,乘势而上,借“机”先飞,向更广阔天空要更高质量的GDP。

二、以发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为突破口抢占低空经济新高地

2024年5月印发的《十堰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力争到2026年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100亿元。要实现或超越这一目标,在时间、资源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全面撒网、面面俱到会丧失发展先机,我们当前更需要集中火力、精准出击、深耕一域,突破性发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英文简称eVTOL,即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产业,并以此辐射带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是飞行器。低空经济主要涉及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四大板块,其中基础设施、运营服务、飞行保障三大板块更依赖宏观环境和政策法规等支撑,需要久久为功,耗费更多的时间、资金去探索许多的不确定性和未知,而低空飞行器制造相对另外三大板块更易介入,且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础工作和关键一招。得益于电动机、电池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航空尖端技术的下放,以及社会对便捷、高效流通需求的增长,全球几乎不约而同地将eVTOL作为低空飞行器制造的竞逐重点,我国走在此领域前列。如,2023年10月,“时的科技E20”eVTOL完成首轮试飞;2024年5月,“亿航智能EH216-S”eVTOL完成阿联酋载人首飞;2024年7月,“小鹏汇天旅航者X2”eVTOL在广西河池成功试飞;2024年8月,“峰飞航空盛世龙”eVTOL完成跨长江首飞等。百年前的汽车和现在的汽车相比,无非是多了新能源驱动方式,多了空调、屏幕、自动导航等,始终没摆脱二维地面的束缚,eVTOL的普及将使大众化交通、物流从二维升级到三维,维度的提升是质的飞跃,往往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这是人类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要不了多久出行打个“飞的”,点个从天而降的外卖等将会走进我们日常生活,科幻电影中密密麻麻的飞行汽车穿梭在城市摩天大楼间的场景也会变成现实。

2.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前景广阔。据摩根士丹利、德勤等世界知名公司预测,到2040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将达1.5万亿美元,其中52%货运物流、46%城市载人、2%城际通航和军政市场。据中投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35年我国eVTOL市场规模将达5000亿元。2023年10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四部门联合发布《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eVTOL实现试点运行,到2035年将eVTOL融入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安全、便捷、绿色、经济的城市空运体系。目前,eVTOL主要瞄准一定区域内的短途飞行需求,有效载荷较小,能满足少量乘客的城市飞行或是包裹递送。随着全球抢占eVTOL产业蓝海,其应用场景将会迅速大幅拓展,涉及空中客运、空中物流、旅游观光、医疗救助、搜索救援、应急管理、环境监测、农林植保、警务安防、国防军事等领域。相比传统常规直升机或现有无人机,eVTOL拥有更多科技加持,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一是更安全。eVTOL整机构型主要有多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倾转涵道风扇+完全矢量控制等构型。前三种方案都采用多电池系统、多电机驱动、多旋翼,具有多套独立稳定的动力系统提供安全冗余,第四种方案涵道风扇消除了开放性螺旋桨在安全方面的隐患,无论是独立分布式电力推进带来的安全性,还是机翼的稳定性都远超传统直升机。二是更经济。eVTOL电力驱动效率更高,目前涡轮风扇发动机对燃料的利用效率仅约40%,而电推进系统对电能利用率能超过70%,无需昂贵的航空燃油,运营成本更低。相关研究显示,未来eVTOL出行的公里单价接近网约车的专车价格。汉南通用机场2024年10月15日开通汉南至十堰方向航线,乘坐低空飞机从武汉抵达武当山只需一个半小时,价格不超过399元/人,若该航线将来使用eVTOL,价格可进一步拉低。三是更环保。基于电动化的独特优势,eVTOL用电动力系统代替内燃机系统,不产生碳排放,其节能环保与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高度契合。用电池、电机、旋翼取代燃油箱、发动机、螺旋桨,简化了传统动力及传动的复杂机械结构,不仅动力更强劲、乘坐更平稳,还有效降低噪音,起降噪音不超过65db,低于城市交通环境背景噪音,乘坐者体验感和舒适度大幅提升。四是更便捷。相较地面交通,乘坐eVTOL至少可以节省一倍以上时间。相比跑滑起降飞行器或是传统城市公共交通,如飞机跑道、地铁、轻轨等投建周期长耗资大、覆盖区域固定、容量有限等缺陷,由于eVTOL垂直起降,运营所需要的起降设施更灵活,不仅可以利用现有机场,还可以在符合要求的山体、医院、学校、体育场、城市核心商务区、高层建筑、运输站点、旅游景点等地方点对点运输,并且基于三维空间优势,全智能化自动驾驶更易实现。

3.十堰具备发展优势。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中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与eVTOL制造中的三电相似度达80%-90%。正因如此,吉利、广汽、小鹏等国内车企纷纷投资eVTOL领域,吉利的沃飞长空、小鹏汇天等甚至建立了自己的eVTOL公司。同时,国际上的丰田、大众、斯特兰蒂斯等车企也在积极布局eVTOL产业。相较其他很多地方,十堰具备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在电池生产、装备制造、专业人才等方面拥有先天优势,为厚植eVTOL产业提供沃土。十堰虽位于我国版图鸡心位置,但秦岭横亘于北,大巴山逶迤于南,三千里汉江穿城而过,客观上对陆地交通产生阻碍,而空域中心优势却更易彰显,且大山大河大库复杂地形和局部多变气候等自然环境,又为eVTOL低空飞行创造了多样化空域实验条件。十堰是同时具备无人机和有人机应用场景的城市,已申请获批低空航线5条,正在申请新航线31条,全省首条低空物流配送线路在茅箭区首飞、张湾区全力打造全省首个低空融合飞行“红绿灯”平台、武当山机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许可证获批、竹山县官渡镇建成全省首个全域无人机寄递物流试点镇、丹江口市利用返巢式无人机巡飞库区等实践探索,都为我市发展eVTOL产业提供硬支撑。从近期来看,发展eVTOL产业能帮助我市从纷繁复杂的低空经济细分市场中找到着力点和抓手,而且因其前景明朗,不会出现发展战略误判情况。从长远来看,发展eVTOL产业可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以此为牵引,辐射带动应用场景、基础设施、运行服务、安全治理等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助推我市低空经济实现弯道超越、全面领先。

三、加快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发展的建议

当前,eVTOL产业处于发展萌芽期,在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市场之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电池、态势感知与避障、智能驾驶、机体结构及材料设计生产等方面还有待持续改进,eVTOL适航取证周期长、投入多、难度大,为eVTOL提供起降、充电、维修、管控和交通摆渡服务的基础设施匮乏,空域分配、航线管理等低空交通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等。在知晓eVTOL行业高壁垒的同时,我们更要明白该领域蕴藏的巨大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对于当前的eVTOL产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发展、时间就是前途,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我们要拿出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干劲,在eVTOL产业发展初期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既不能畏首畏尾犹豫不决,又不能盲目冒进搞错方向,必须小心求证,大胆实践,争取eVTOL领域更多话语权、主导权、发展权,助推车城十堰向“天空之城”蜕变。当务之急,建议重点在“四立”上精准发力。

1.成立工作专班。抢抓关键“窗口期”,迅速成立十堰市突破性发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工作专班,深入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和产业市场调研,摸清相关法规政策以及eVTOL产业现状,加大向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汇报争取力度;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专家进行科学评估论证,议定发展目标和路径;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市eVTOL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有关事项和问题,专班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2.确立招商目标。紧盯eVTOL领域技术较成熟、实力较强的企业,按照“先有人驾驶、后无人驾驶;先混动、后纯电;先郊后城、先货后人、先隔离后融合”原则,引进涉及eVTOL研发、生产、运维等环节的高质量项目。总部位于广州的亿航智能2019年1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股票市场上市,成为全球城市空中交通行业第一股,亿航EH216-S是全球首个三证(合格证-TC、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齐全的eVTOL,这是eVTOL行业里程碑式突破。此外,拥有汽车制造背景的沃飞长空、小鹏汇天、大众中国,航空背景的初创企业御风未来、时的科技、沃兰特,无人机背景的峰飞航空,电池生产背景的宁德时代等,都可加强对接。同时,注重与东风公司合作,依托东风公司成果经验,推动我市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电池、装备制造等企业相关技术在eVTOL领域的优化移植。

3.设立产业基金。加大对eVTOL产业金融支持力度,设立十堰市eVTOL产业投资基金,在eVTOL研发、测试验证、取证等各阶段、全流程给予扶持。创新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eVTOL产业重大项目优先列入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对成功引进eVTOL产业优质项目、专业人才的单位或个人予以奖励。鼓励金融机构对eVTOL领域初创企业开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

4.建立起降场地。据专家测算,按照单个固定运营基地容纳20架eVTOL,临时起降点容纳1架eVTOL的标准,达到10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需拥有5个固定运营基地,100个临时起降场;500-10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需拥有3个固定运营基地,50个临时起降点;300-5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需拥有1个固定运营基地,30个临时起降场。当前,十堰亟需筹建最少1个固定运营基地、30个临时起降场,用以满足eVTOL产业近期所需。后期,在逐步扩充起降场地的同时,争取实现eVTOL固定航线飞行,加强与武汉、襄阳、西安、重庆等地联动,探索跨区域空域飞行机制。

作者 : 中共十堰市委办公室 王实

责任编辑:夏永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