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血皮槭:蜚声海外的中国最美槭树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0-31 17:56:11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何瑞)看到“槭”这个字,有些人脑海中瞬间就会浮现无边的秋色。大部分槭属植物的叶子都会在秋季变黄或变红,而槭属植物中享誉最高的当属血皮槭,它曾多次获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的多个奖项,并被其发现者评为中国最美的槭树。漫步于伦敦的街头、公园,常常能见到血皮槭的身影。血皮槭是中国特有植物,呈片段化分布于华中地区的秦岭、大巴山、武陵山和中条山等山系中。然而,蜚声海外的血皮槭却在其故乡——中国的园林中很少出现,至少我在神农架、宜昌、武汉的园林绿化中从未见到血皮槭的身影。

血皮槭俗称马梨光,为无槭树科槭树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在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的分布代表地有官门山、阴峪河和坪堑。夏季,血皮槭的树皮呈卷曲状剥落,因树皮颜色为类似血痂的红褐色而得名。不论是在城市公园还是野外森林,不论春夏秋冬,你一定能在百米之外一眼识别出血皮槭的树干。血皮槭的树叶春夏为绿色,叶脉、叶柄及嫩枝为红色。秋季10—11月树叶由绿变黄或变红,落叶晚,彩叶在树上持续时间较长。

血皮槭由法国传教士法格斯(Père Paul Guillaume Farges)于1892年采集于重庆城口,最初被分类学家鉴定为毛果槭的一个变种。1900年,最具声望的英国植物猎人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受雇于维奇苗圃公司来到中国宜昌,开始他的植物采集工作。在2年里共采集到305种植物的种苗,其中就有血皮槭的种子。这些血皮槭种子质量不够好,种下去仅得到约100株幼苗,这些幼苗后来成为欧洲和美国境内大部分血皮槭的始祖。1907年,受雇于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的威尔逊,在湖北兴山采集到2株血皮槭树苗,这两株血皮槭至今仍生长在阿诺德树木园,已经100多岁了。

据研究,血皮槭在过去的3个世代种群数量至少减少了50%,而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VU)物种。野生血皮槭结实率低,某些地区甚至近80%的成熟大树都不结实,单株结实量极低,血皮槭种子空种率极高,种子萌发率也较低,这些原因使血皮槭的自然更新较慢。此外,野外的人为破坏也导致血皮槭数量减少,大树较少。

对野生血皮槭生长、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发现,重庆城口和河南内乡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相关研究者建议以原地保护为主,加强对其栖息地的保护。血皮槭在国外是著名园林树种,随着国内园林行业的发展对血皮槭种苗的需求也许会爆发。提前做好引种繁育工作,并适当推广,避免将来发生大规模进山采挖野生血皮槭。此外,对血皮槭的相关研究和开发利用亟需严格规范管理。2007年,为开展6种槭属植物的引种栽培试验,湖北省某国有林场曾一次性从河南洛宁县神灵寨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林中采挖300株血皮槭实生苗,全部为5年生树苗。虽然这些树苗大部分成活,但对野生种群却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审核:程鑫 刘晓麟

责任编辑:陈娇丽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