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毛飞 曹细丽
2024年3月20日,焦德志和一名同事对通山县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污水处理站排口正在排放废水,自动监测站房内的化学需氧量自动监测设备却存在猫腻:自动监测设备采样管被人为断开,并插在一瓶装有不明液体的矿泉水瓶中。
因该公司涉嫌以篡改、伪造监测数据逃避监管方式排放水污染物,通山县生态环境分局依法立案后,焦德志对该公司进行了现场勘察,同时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矿泉水瓶不明液体、排污口外排废水和混合采样器水样进行了采样检测。
经调查核实,该公司污水处理站操作工吴某将自动监测站房内的化学需氧量自动监测设备采样管人为断开并插在装有不明液体的矿泉水瓶中,干扰正常采样监测,导致自动监测设备检测和上传数据失真。该案后移交至通山县公安局侦办,并被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评选为典型案例发布。
咸宁市通山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焦德志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扎实的工作作风,践行环保初心,多次被部、省、市生态环境部门抽调开展重大环境执法行动及办理重大疑难案件。13年来,焦德志累计参加各类环保专项行动60余次,检查企业1000余家,制作执法笔录2000余份,经手办理环境违法案件60余件。
多年来,焦德志十分重视环保法规、条例的学习,对各类环保文件,他都认真研读,确保吃透文件精神。工作之余,他还第一时间学习最新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并思考如何融入执法实践,精准把控执法方向。由于政策理论水平娴熟,焦德志成为通山县生态环境分局内部培训及主题党日培训的授课专家,连续3年为全局干部授课30余课时。
由于环保理论水平扎实、执法操作娴熟,焦德志被评为咸宁生态环境执法“百名尖兵”,曾6次被抽调参加生态环境部、咸宁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的重大环境专项监督帮扶执法行动,累计赴省内外20多个县市开展监督帮扶检查,检查企业140余家,发现环境问题200余个,移送环境违法线索及办理违法案件20余件。
寒来暑往,风雨兼程。焦德志十几年如一日,在基层生态环境执法的岗位上默默发着光与热。他说:“我热爱脚下这片山美水净的热土,希望能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守护好家乡的碧水蓝天。”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