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联“县”热推丨从无人机到图书馆 共享生活开启新模式
湖北日报 2024-10-29 11:32:00

共享模式

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也能凝聚群众力量,推动基层治理见实效

从共享无人机,到共享图书馆

荆楚大地,共享生活开启新模式——

光谷
共享无人机向社会开放

目前,光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设覆盖全区的低空共享无人机平台已完成建设,即将验收,共部署128套无人机自动机库和配套186架无人机。

据悉,该平台可提供无人机飞行、摄影、载重、喊话及采集监测等服务能力,实现全区范围无人机5分钟可达。每台无人机最大载重3公斤,平均飞行范围3-5公里,飞行时长约30分钟,可实现全天候摄影,并支持可见光4K高清视频、8000*6000分辨率拍照、红外1K高清视频拍摄。截至目前,该平台已规划航线500余条,飞行任务17000余架次,飞行时长约7000小时,打造了城市建设规划、城管监督、环境水务、应急管理、公共安全、交通管理、文化宣传、健康医疗等28个城市治理应用场景。

光谷无人机机库覆盖范围图。

该平台现面向全社会征集商业应用场景(光谷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及个人优先),涵盖数据、巡检、民生等多个服务类别,如固定点大气数据采集、电力设施巡检、药品递送、无人机科普教育及培训等。

(选自湖北日报光谷频道 作者 邹子聪)

黄陂
撂荒地变“共享菜园”

(选自湖北日报客户端黄陂频道 作者 陈子昕)

武昌
零碎空间建起“共享花园”

老旧小区内的零碎空间,华丽变身为生机勃勃的“共享花园”。近日,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石牌岭社区文翰苑小区的居民发现,小区内原本杂草丛生的角落已悄然变身,成了居民们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好去处。“改造后的小花园颜色丰富,赏心悦目,每天出门走走,心情也变好了!”居民李先生说。

文翰苑小区是一个单位的职工宿舍,小区内的小花园年久失修,小广场里的座椅也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无法满足居民当下休闲生活的需要。为此,社区邀请小区内的自管党员、居民骨干、楼栋长齐聚一堂,探讨“小花园如何改造”“小花园怎么起名”。居民们提出,小区内绿化环境较差,花坛常年光秃秃的,急需改造。大家集思广益,慢慢商量好了小区环境自治的新方法,以“翰苑”命名的新花园由此诞生。

10月25日,石牌岭社区携手木兰花社会服务中心,邀请30名志愿者对文翰苑小区内小花园进一步改造升级。大家在社工的指引下分工合作,挖出一个个土坑,小心翼翼地将一株株精心挑选的植物放入坑中,再轻轻复上土。有的居民则搬来废旧轮胎,细心地将花种在废旧轮胎内,彩色的废旧轮胎花盆为花园增添了一份自然与野趣。

(选自湖北日报客户端武昌频道 作者柳晓萌 李苑茜)

大冶
水电气网“共享营业厅”向乡镇推广

“你好,我想查一下上个月的电费和电费余额。”日前,陈贵镇江天寿村村民彭友芳,专程来到该镇便民服务中心咨询。导台服务人员了解到彭友芳的需求之后,引导她到新开设的水电气网“共享营业厅”办理。

输入编号和日期、查看信息、打印账单,在服务人员的帮助下,不到5分钟,彭友芳便在自助机上完成了查询业务:“好快呀,谢谢你们!”

“我们从今年5月份开始试点,尝试将水电气网共享营业模式向乡镇推广。”市城管执法局行政审批股负责人介绍,在去年8月份大冶首家线下水电气网“共享营业厅”开门营业的基础上,今年,该局再一次牵头,组织供水、供电、供气、供网等相关单位,在陈贵镇和还地桥镇进行试点,“目前,设备和人员均已配置到位,两个乡镇‘共享营业厅’已经进入正常运转。”

水电气网共享营业模式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通过汇聚部门单位合力、整合办事资源、提高数据赋能,集中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所必需的水电气网等供需问题,避免群众“多头跑、反复跑”。在市级“共享营业厅”功能设置上,主要面向项目建设,而此次在向乡镇复制推广的过程中,面向基层群众,拓展功能定位。

“乡镇级别,我们更加着重于满足普通群众的办事需求。在配置设备和人员的基础上,我们依托综窗改革,单独开辟了水电气网综合窗口。”该负责人表示,针对部分老年人存在的“数据壁垒”和“技术障碍”,乡镇“共享营业厅”结合帮代办机制在综合窗口帮助老年人完成业务办理。

(选自湖北日报客户端大冶频道 作者 刘娟 夏鹏飞)

沙市
共享“帮帮站” 用小工具搭起“幸福家”

在日常生活中,居民们经常会使用螺丝刀、扳手、电钻等专用工具。但由于使用率不高,容易长期闲置,造成浪费。荆州市沙市区中山街道健康巷社区通过2024年服务群众项目打造建设了“共享工具帮帮站”,项目设在辖区新邮局宿舍内,居民不出小区即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

新设立的“共享帮帮站”内包含螺丝刀、扳手、锤子、量尺、剪刀、插排、电钻等日常维修和生活辅助工具,全面覆盖辖区居民可能遇到的小修小补场景。社区还制定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借用和归还流程,居民只需简单登记信息,即可免费借用所需工具,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即可,保障各类工具的合理使用和长期维护。

同时,社区还搭建起“共享服务”桥梁,通过邀请热心社区服务的志愿者和居民参与到“共享服务”中来,让有一技之长的“邻里师傅”和“共享工具”一起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为居民解决“麻烦事”,打造一个互帮互助、和谐温馨的社区环境。

(选自湖北日报客户端沙市区频道 作者 万佳 刘恋)

嘉鱼
校地融合 共建共享图书馆

近日,嘉鱼县图书馆与武汉东湖学院图书馆签订馆际互借协议书,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目标,以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希望通过两馆合作,让学院图书馆的资源能够服务更多人群,为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办好‘书香校园’的同时,实现校地融合、共建共享,为建设‘书香嘉鱼’添砖加瓦。”武汉东湖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合作弥补了该县图书馆的短板,也更加凸显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让两馆真正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初心落到实处;同时也为嘉鱼县图书馆与地方学校建立深入合作关系打下了良好开端。

“嘉鱼县图书馆将进一步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坚持资源共享、共谋发展,为推进全民阅读、满足和丰富公众文化需求发挥积极作用。”该县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选自湖北日报客户端嘉鱼频道 作者 邓丹)

责任编辑:彭磊R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