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王前 谭俊逸)盐池河镇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聚焦文明河流创建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持续推进“文明河流”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让文明河流创建更有底气。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能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更是文明河流创建的强有力支撑。曾经,垃圾周转箱不足、污水管网老旧等问题,一直饱受群众诟病。今年以来,盐池河镇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提档升级等工程。如新建污水管网16000米、微动力设施3座、生态浮岛700平方米、检查井157个、生态溢流堰7座;安装垃圾周转箱138个、垃圾分类桶1560个;全面改造畜禽养殖污水处理设施500余户。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两黑三灰”实现全面收集、统一处理,文明河流创建底气愈发充足。
凝聚群众力量,让文明河流创建更有活力。文明河流创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久久为功。在文明河流创建过程中,盐池河镇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通过开展理论宣讲、巡河护河、先进典型选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如通过理事会每月召集村民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对先进典型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对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优先予以落实。如针对河道洗衣屡禁不止、时有发生的问题,盐池河镇充分尊重群众意见,修建了3处共享洗衣房,惠及周边群众132户、600余人,逐渐转变了群众下河洗衣的生活习惯。
共享环保收益,让文明河流创建更有信心。为增强群众参与文明河流创建信心,让群众在文明河流创建中有收益、得实惠,在无垃圾、无化肥、无塑料、无污染、无公害“五无”创建中,对每实现一个“无”的目标,村奖励1万元、农户奖励200元。同时依托优质山水资源,招引文旅市场主体,落地栖迟云上、云深不知处、清净道院等十余家生态民宿,培育壮大茶叶、羊肚菌、袋料香菇、高山蔬菜、烟叶等特色产业10余种。通过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带动5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通过文明河流创建,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群众在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中获得实惠,文明河流创建更加可持续。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