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中药首饰戴手上 葫芦烙画机器猫!千百年非遗玩出新花样
湖北日报 2024-10-27 07:22:58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见习记者 冯袁玥 通讯员 武文旅

非遗,始于历史,千年传承;非遗,亦行于时代,融合创新。

茯苓切段变成时尚手链,恩施玉露制成冷泡茶饮,龙泉青瓷有了卡通造型,成都蜀锦进军新中式服装……10月25日,“锦绣长江”非遗展示活动上,古老的传统技艺与现代时尚相融合,让不少观众啧啧称奇。非遗不再是概念中的“老物件”,原来离日常生活如此近。

“这款耳环就是用中药茯苓做的,这些手链是青皮、白芷、郁金做的。”在国家非遗项目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展区前,一排由中药制作的首饰格外吸睛。

展区负责人介绍,中药首饰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药材,佩戴在身上不仅有装饰作用,还有保健作用,“年轻人很喜欢,今天已经卖出去好多个了”。

把千百年历史的非遗“老物件”玩出“新样式”,在“锦绣长江”非遗展中比比皆是。

一支电烙笔在一个葫芦上轻轻移动,留下一道道棕色的画痕。片刻,一个栩栩如生的“哆啦A梦”在葫芦上逐渐显现……

葫芦烙画艺术,又称烫画、火笔画,即烙画艺人用电烙铁在葫芦上熨出烙痕再上色作画。因与葫芦融为一体并能永久保存收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每一笔勾勒回转,每一笔起承转合,都是创作中的难题。年轻人喜欢什么样,我就做成什么样。”武汉市市级非遗“烙画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蒋谌华说。

釉色青翠如春水的龙泉青瓷,造型除了瓶、碗、盘、杯等日用品,还有可爱精美的生肖瓷。

“没想到瓷器还能做得这么可爱,柚子青的外观很有质感,也有艺术气息。”龙泉青瓷展区前,一群年轻的游客轮番拍照。

龙泉窑始于西晋,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全球首个入选“非遗”的陶瓷类项目。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竺聪林介绍,除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他们还从当下流行文化出发,制作出更多不同形态的生肖瓷,以满足当代多元化的审美。

在西湖绸伞的展区,不少大学生带着笔记本,排队等待集章。

“我们带了14款印章,都是绸伞的经典花样,游客可以免费盖章。”该展区负责人介绍,西湖绸伞把花样做成了明信片、徽章、笔记本等,尝试创新,更贴近年轻人的喜好。

恩施玉露制成冷泡茶饮,祁门红茶做成茶含片,成都蜀锦制成“新中式”服装,订单已经排到两三个月后……非遗在现代改造中潮起来、热起来。

“非遗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仅焕发出新的生命光彩,也折射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营销管理系主任杜鹏教授说。

责任编辑:王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