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他曾带周黑鸭实现“3年营收10个亿”,如今揭榜“江汉大米”能否延续品牌传奇?
湖北日报 2024-10-25 22:34:00

10月23日,杜汉武接受湖北日报记者专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莉霖

杜汉武,提起这个名字,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周黑鸭的“出圈名场面”。

2011年,以510万元拿下武汉地铁江汉路站6年的冠名权,当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2014年,以高达七位数的广告费成功拿下了《变形金刚4》的广告植入。

最传奇的是,他带周黑鸭实现“3年营收10个亿”,从40多家店的区域小吃品牌发展到1000多家店的品类标杆品牌,并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

当年帮助周黑鸭“从小作坊到150亿市值”的CEO杜汉武,今年揭榜出任湖北江汉大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并提出雄心勃勃的三年计划:到2027年,培育3至5家小巨人企业,实现100万吨销量、达到100亿品牌价值。

10月2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了杜汉武。

从周黑鸭到不焦虑咖啡再到江汉大米

杜汉武因名气被“点将”

杜汉武曾操盘过舒蕾、美涛、杰士邦等多个知名消费品品牌。

2009年,杜汉武以“3年营收10个亿”的承诺毛遂自荐加入周黑鸭。当年,销售额就突破了两个亿。

2011年开始,他大刀阔斧地重建品牌形象。他提出的“会娱乐,更快乐”,令周黑鸭成功塑造出年轻时尚的品牌形象。2012年,门店入驻高档商圈,销售额突破10亿大关,杜汉武兑现了当初的承诺。2016年,公司在港股上市,市值突破150亿港元。

上市前夕,杜汉武从周黑鸭隐退。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已经是2020年,于武汉特殊的时期,他创立不焦虑(NOWORRY)咖啡,传递“不焦虑”的情绪价值。从最初K11中以“店中店”形式经营的咖啡角做起,目前,不焦虑咖啡已开出50多家门店。

正当他在咖啡世界闯出新天地时,一次会议让他将目光投向了大米。

2023年开始,湖北以品牌为突破口,加快打造农业重点产业链,提出重点打造江汉大米等8个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相关部门在全省搜寻了一批企业家、专家教授筹谋献策。杜汉武就在受邀之列。

2023年11月,一次“江汉大米”专题办公会后,懂品牌、懂市场、懂营销、懂运营,又熟悉本土文化和本土品牌,曾经有“周黑鸭”成功案例的杜汉武被“点将”,参与“江汉大米”品牌的打造。

湖北是稻作文明的发源地。江汉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种植核心区,涵盖湖北的37个县市,占全省水稻总产量的63%。湖北着力打造一款适合南方人口味的高品质大米,提升湖北大米竞争力。今年3月,“江汉大米”公用品牌正式发布,湖北稻米从此有了一张共同的“名片”。

今年4月,多方商定成立一家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负责“江汉大米”品牌的实际运营。

“如果只是当顾问,可以顾,也可以不顾。”为了让市场主体真正参与进来,杜汉武的武汉不焦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成为股东之一,投入资金,持股34%。

今年6月25日,由湖北省粮油集团、武汉不焦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农发种业集团三方持股,注资2000万元,成立了湖北江汉大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杜汉武担任该公司总经理,为“江汉大米”打名气,立下三年目标。

10月18日,全国粮交会在武汉开幕,观众在“江汉大米”展区参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跳出大米做品牌

叫得响要用消费品的思路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对乡村振兴和提高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湖北,潜江龙虾、随州香菇、洪湖莲藕、仙桃黄鳝、秭归脐橙等多个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都比较高。

作为年轻的“江汉大米”,杜汉武计划如何帮其闯出名气?

杜汉武介绍,为保证“江汉大米”高品质,发布了江汉大米系列团体标准。10家企业被授权为首批核心企业。聚焦“长粒、优质、好吃”定位,遴选6个主导品种,认定首批核心种植基地43.3万亩。

“没有品质,没有情感价值,大米就没有未来。”杜汉武说,要用消费品的思路做大米,必须跳出大米,去看大米未来的定位。要打动消费者,要想好特定的消费场景,必须创造特殊的价值,从情感、文化、功能方面找卖点。

第一阶段,找到“对手”,统一形象。

五常大米,产自黑龙江省五常市,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大米”。刚刚揭晓的世界稻米地理标志(县域)品牌100强榜单中,五常大米以973的品牌强度,位列世界第一。对标唱响“南江汉,北五常”,让消费者能立刻明白江汉大米的定位。同时,按要求统一包装、统一视觉形象,制定统一价格体系。

第二阶段,让产品有附加值,有文化价值,有情感价值。

杜汉武介绍,对标五常大米、统一包装等第一阶段目标已实现;第二阶段是品牌升级,要展现个性、做出韵味、体现文化。

结合周黑鸭的几次成功“出圈”事件,杜汉武认为,找到江汉大米适合传播的事件非常重要。品牌建立势能,必须通过重大事件,整合营销创造热度,建立与用户的情感链接。“必须要有!如果没有,不是我们没想到,一定是我们的资源没有动员到。”

杜汉武十分看重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

“运作‘江汉大米’,跟一家企业做一个品牌不一样,它有若干大脑,都要去协调。”杜汉武坦言,做周黑鸭,难点在市场;做江汉大米,难在“整合”。这个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力量都要发挥到位。比如,对参与企业,既要样板激励,也要调整淘汰。目前10家核心企业,未来要扩充到30家,其间也会做评估和调整。

现阶段,杜汉武很忙——

“第四季度很关键。10月,正在准备明年春耕,核心企业都在跟我们商量种什么,明年的市场计划如何。”杜汉武的议程满满:哪些农田种什么,要提前跟种植大户商量;农事服务,每一种大米需要匹配的农资;市场需要整体规划,确定每个品种大米的市场定价、适合渠道、对应消费群等等。

杜汉武能再次创造奇迹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王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