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风景如画的伍家台茶园。(陶沙 摄)
清代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宣恩伍家台茶农伍昌臣将所制茶叶敬献宫廷,因“栗香持久,滋味甘醇”,乾隆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随即御笔赐匾“皇恩宠锡”,伍家台贡茶由此名扬天下。现在,这块匾额被珍藏在宣恩县博物馆中,成为伍家台贡茶辉煌历史的见证。
伍家台贡茶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还通过了欧盟有机产品认证、国际公平贸易认证等,并在众多香茗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录,成为大众享用的凡品。
茶叶变“金叶” 片片促增收
金秋时节,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碧波遍野、茶园溢香,观光亭、游步道在茶山之间若隐若现,漫步茶园间,随处可见茶农管护茶园的身影。
“这茶叶是我们的金叶子!”62岁的茶农郑文岭正在修剪茶树。他是椒园镇香树林村人,忙完自家茶园的活后,又来到伍家台村打工赚钱增加收入。
伍家台贡茶之所以品质超群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优越的环境。宣恩县地处鄂西南山区,神秘的北纬30°穿境而过,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型山地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茶树喜湿耐阴,而这里山川秀丽,植被繁茂,土壤为pH值在5.5左右的酸性紫色沙壤,以及常年多雾的环境正是种茶的好地方。
2006年,脱胎于村集体茶厂,集茶叶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自此,伍家台贡茶开启了腾飞之旅。
为强化基地管理,提高共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昌臣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时兵探索提出“1+X+N”模式,即以昌臣茶业公司为龙头,以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茶厂为X,带动N个茶叶种植农户。
万寨乡板场村村民余萍是率先成为“X”之一的茶厂负责人。以前,她既担心茶叶收购多了卖不出去,又担心好茶被压价。“抱团发展后,收购多少鲜叶都不用发愁。这几年,茶厂收益逐年增加,发展信心越来越足。”余萍说。
2016年以来,昌臣茶业公司通过这种模式与40多家茶叶加工厂签订抱团发展协议,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发展由“粗放式作坊”转变为“精细化运营”,创建有机茶园约2万亩,其中通过国际国内认证基地3600亩。曾经的茶叶小作坊逐渐成为县域龙头茶企,惠及珠山、椒园、万寨、长潭河、晓关等5个乡镇4万余名茶农。
目前,宣恩全县投产茶园有22.98万亩,300多家茶企上链互联,10万茶农人均增收3000余元,相继荣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名茶之乡、国际魅力茶乡等9块国字号金字招牌,茶产业已成为宣恩最具成长性的特色优势产业。
茶叶摊晾。 (王法钧 摄)
茶香飘万里 友谊连异国
今年1月1日,宣恩宜红贡茶有限公司的33吨精制绿茶从阿拉山口口岸运出,前往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开启伍家台贡茶2024年的出口序幕。
3月,“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授予宣恩“茶叶出口示范基地”称号。
宣恩坚持“名优茶+出口茶”“绿色、有机”发展策略,2011年以来,遴选茶企参加国内国际茶叶大会、国际饮料展销大会。伍家台贡茶“昌臣”“绿可”“维民”等品牌在铁路班列、远洋货轮、国际机场忙碌奔驰、往来东西。
“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的客户,对伍家台贡茶回味甘甜的口感特别喜欢。”郑时兵表示,今年1—9月,公司已经出口绿茶2100吨,比去年增长10%。
宣恩茶好、人好、地灵的印象,吸引了国外客商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宣恩。德国瓦尔德霍夫公司的客商Yilmaz Canzir一到宣恩,便迫不及待地走进茶叶制作车间,体验制茶的乐趣。在专业调茶大师的指导下,他精心雕琢多道工序,完美呈现了茶叶的色香、味、形。
“品牌价值9.34亿元,授权企业37家。”湖北伍家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义勇介绍,伍家台贡茶先后通过国内中绿华夏有机茶认证、欧盟有机产品认证、美国雨林联盟认证等重量级认证,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录。伍家台贡茶的外贸市场由原先的北非、中亚拓展到日本、欧盟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传播中华茶文化、讲述“美丽宣恩”故事的使者。
游客在伍家台茶园游玩。 (陈绪开 摄)
茶园风光美 八方宾朋来
“夜宿茶乡伴雨眠,雄鸡唱醒梦犹酣。一杯泡绿清江水,饮后飘飘欲几仙。”这是一位游客在游玩伍家台茶园后留下的诗句。字里行间,满是对茶乡的喜爱。
体验采茶乐趣、品味茶汤清香、探险茶园栈道……在伍家台村,茶对于游客来说趣味多多。既可以前往茶山栈道、贡茶文化广场、乾坤壶等地标建筑打卡,又能在贡茶展厅看到茶叶加工、茶艺展演,体验贡茶文化等。
2016年,伍家台生态旅游区成功列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单,成为全省首个凭借茶园美景、茶文化享誉省内外的旅游景区,还先后获评“国际魅力茶乡”“全国最美三十座茶园”等荣誉称号。
村民陈艳经营着一家茶园农家乐。她将茶叶融入美食,油茶汤、茶酥等菜品颇受游客欢迎。她还打造了一个品茶展厅,许多客人会在饭后品茶,临走时再买上一点。“茶园打造好了,人就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做。”陈艳说。
今年,除采茶、制茶、品茗等常态化体验项目和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外,伍家台新增体验感极强的丛林飞车、茶海飞艇等多个娱乐项目,配套打造的云华伴山度假区开园迎客,让游客感受“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浪漫,遇见“踏遍春山不思还”的美好,体验“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舒爽,成为宣恩县全域旅游的响亮名片。
据统计,2024年1—9月,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共接待游客68.9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5亿元。
茶科技赋能 念好“新茶经”
走进位于万寨乡金龙坪村的智慧茶园综合监测站,光照、地温、湿度等要素实时显示。
“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可以进行远程操控,掌握第一手数据,实时改进茶叶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保证茶叶产量稳定……”万寨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田恒轴介绍,综合监测站主要由茶园长势监测平台和光谱摄像机相结合,通过采集茶树全程生长数据,完成灾害预警和产量评估,提高茶叶品质,达到增产增收效果。
传承贡茶传统加工工艺,昌臣茶叶公司携手华中农业大学强化科技开发,并成立倪德江教授专家工作室。多年来,公司推广茶叶全园良种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加工车间清洁化等绿色生产技术,健全病虫害绿色有机防控体系。尤其是近两年,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昌臣茶叶公司成为“茶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链一体化示范”项目示范点,先后开发出昌臣绿针、昌臣毛尖等10余个高端产品,远销海内外。
服务宣恩茶产业,今年2月,宣恩组建了县属国有控股企业湖北伍家台茶业有限公司,打造集茶叶交易集散、茶叶精深加工、检验检测、评茶及茶艺培训学校等业态于一体的运营开发综合体。
10月,宣恩又推出支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硬举措,每年统筹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资金支持茶产业发展,到2035年,全县茶园稳定在23万亩,一产产值突破20亿元,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将宣恩打造为全域欧盟标准化茶出口示范基地,将“伍家台贡茶”培育成国内外知名品牌,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形成业态强劲、链条完整的茶叶全产业链,为湖北茶开拓全球市场、恩施州打造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建成“中国茶谷”贡献重要力量。
撰文:李明然 林恩
践行“三茶”统筹 打造“拳头”产业
中共宣恩县委书记 王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近年来,宣恩县认真践行“三茶”统筹理念,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延伸产业链条,深化科技赋能,持续做大做强茶产业这个根植性主导产业,切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宣恩篇章提供强大支撑。宣恩伍家台贡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等称号,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保护名录”。
深挖茶文化,推进茶旅融合。宣恩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种植区之一,宣恩贡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1784年,乾隆皇帝御赐皇匾“皇恩宠锡”,从此“伍家台贡茶”名扬天下。近年来,宣恩县深入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充分挖掘茶史、茶艺、茶人等相关历史和民俗文化,不断彰显茶文化魅力。将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打造成全省首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4A级旅游景区,走出了一条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子。仙山贡水·伍家台茶乡旅游线路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今年,浪漫宣恩火爆出圈、持续走热,上半年,全县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1.03%、53.36%。下一步,宣恩县将发挥以县城为核心,狮子关、东门关为两极的宣恩旅游“金三角”的带动作用,促进茶产业与旅游、文化、研学、康养等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茶旅融合发展新样板。
壮大茶产业,加快聚链成群。宣恩现有茶园23万亩,茶叶年产量1.9万吨,2023年,全县茶叶产值达12.1亿元,综合产值约30亿元;生产企业出口额达1460万美元,占恩施州的四分之一。着力壮大市场主体,出台支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4条措施,统筹3000万元资金支持茶产业发展,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着力擦亮公共品牌,用好恩施硒茶区域品牌,加快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矩阵,不断提升“伍家台贡茶”品牌知名度。着力推动抱团发展,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供应链思维,组建国有平台湖北伍家台茶业有限公司,推动全县300家茶企上链互联;同时,将寄递物流建立的物流体系“地网”与数字乡村平台“天网”结合起来,将茶农、茶企、电商、物流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名优茶出省、大宗茶出海。今年,全县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39.7%、33.8%。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扶持龙头茶企、优质茶企,将伍家台茶业有限公司打造成十亿级茶业集团,切实将茶产业打造成宣恩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
强化茶科技,激活发展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目前,宣恩基本建立“特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乡镇特产干部+科技示范户+农户”的茶叶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成立运营伍家台贡茶研究院等4个茶产业科研机构,其中,宣恩县茶叶科技小院获评湖北省“最美科技小院”。培优茶树品种,着力提升品种质量,自主选育的省级茶树良种“鄂茶10号”登记为国家级茶树品种,全县茶树良种率达87%。建强原料基地,通过数字赋能,实时监测茶园,整县推进欧标茶出口示范基地建设,全县98%以上的茶园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产品研发,持续推进绿茶、红茶、黑茶等系列产品开发,不断丰富精深加工产品。伍家台贡茶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斗茶大赛上获得“特别金奖”等荣誉。下一步,宣恩县将切实把茶科技融入茶产业链全过程,加强与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转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茶产业发展新活力。
荣誉榜
◆ 一七八四年,获赐“皇恩宠锡”牌匾
◆ 二〇一〇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 二〇一六年,获“中国名茶之乡”
◆ 二〇一七年,获“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
◆ 二〇二〇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保护名录”
◆ 二〇二一年,获评“湖北十大醉美茶园”
◆ 二〇二一年,被推荐为中国茶叶博物馆年度展示茶样
◆ 二〇二四年,宣恩县获评“茶叶出口示范基地”
◆ 二〇二四年,伍家台贡茶获第二届“楚茶杯”斗茶大赛绿茶组特别金奖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