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联“县”热推丨快递进村为美好生活加“邮”
湖北日报 2024-10-24 14:47:55

“快递进村”不是简单地延伸投递

它包括“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

涉及众多市场主体利益调整

是对整个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重塑

“双11”临近

县市区里的物流快递准备好了吗?

一起来看——

竹山
官渡镇实现全域无人机送快递

10月15日,在竹山县官渡镇无人机寄递物流试点临时分拣中心,工作人员将分拣好的快递装入无人机运输箱,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无人机按照预定航线起飞,开始配送快递。

官渡镇全域无人机寄递物流试点项目由湖北云中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经过多次勘察、飞行测试,已完成航线规划、基站架设、程序开发等准备工作,9月底进行试飞校验,目前已具备运营条件,正式启动运营。

“我们共规划了7条航线,采用方舟-150型号无人机执飞,最大载重量为50公斤。其中楼房沟村路程最远,传统陆路配送需2小时,无人机配送仅用时16分钟,极大节约了时间及人力成本。”项目负责人陈光旭介绍。

官渡镇面积4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万余人,山高谷深、河流纵横,陆路交通较为不便。今年,竹山县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按照“先试点示范、后全域推广”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动实现有人机、无人机“两翼齐飞”,以官渡镇为试点,率先建成全省首个全域无人机寄递物流试点镇。该试点的建成有助于解决当地居民陆路交通耗时长、快递取件成本高的难题。

(选自湖北日报客户端竹山频道 作者 纪枫波 王俊 余明明)

十堰经开区
无人驾驶快递车投用

(选自湖北日报客户端十堰经开频道 作者王亚琦)

大冶
进村快递搭上“顺风车”

“彭师傅,我在网上买的快递到镇上了,你记得帮我带回来。”近日,大冶市保安镇“村村通”客车司机彭文涛正在镇上的邮快驿站装货,手机上的各个微信群不停闪着消息,其中大部分是客运沿线村民们的翘首企盼。

彭师傅正在装货。

“李华村、磨山村的快递马上到村委会。”彭师傅飞快地回复完消息,就将一大袋快递放进客车后备箱,准备发车。车上坐着不少村民,有到镇上赶早市的,有走亲戚的,大家互相交谈,客车满载着欢声笑语一路前行。

乘坐客车回家的村民。

彭师傅跑的是保安—磨山线路,沿线经过保安镇庄咀村、李华村、赤马村、磨山村四个村。这四个村所在的红星半岛地处大冶市与鄂州市交界处,三面环水,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的人们出行极为不便。“村村通”客车通行后,村民的出行难题得到了解决。

村民出行的老问题解决了,快递进村的新需求怎么办?

今年以来,在交通运输部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大冶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推进“村村通”“客货邮”融合,通过客运车带货的方式,将快递件直接送到沿线村庄群众的手中,解决部分乡村居民寄递服务不便的问题。

彭师傅将快递存放进村委会附近的快递柜。

彭师傅驾驶三轮车将快递送到村民家门口。

“之前我们都要骑电瓶车20分钟到附近镇上才能取快递,来回要花个把小时。现在快递可以送到家门口,就方便多了。”磨山村村民钟女士感慨道,如今不仅网购更方便了,村里老年人的子女寄东西回家也不再是难题。

(选自湖北日报客户端大冶频道 作者柏蔷薇)

蔡甸
快递进村 乐了村民 富了乡村

在蔡甸,一项项邮政服务的触角正延伸至每一个村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武汉蔡甸邮政分公司,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积极推进“快递进村”工程,致力于实现农村电商服务销售、购物、生活、金融、创业“五不出村”,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助推乡村振兴的使命。

走进张湾街道华英村的小卖部,一个醒目的“中国邮政”绿色货架映入眼帘。这里,便是蔡甸邮政打造的全区208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之一。村民们可以在这里轻松收发快递,享受便捷的购物体验。华英村村邮站负责人肖志明表示:“自从有了这个站点,村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我们还开展了电商服务、社区团购等业务,为大家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蔡甸邮政分公司渠道平台部经理吴小飞介绍:“目前,我们的街乡行政村服务站点覆盖率已达到100%。不仅方便了村民的生活,还带动了周边约200人的就业。快递进村工程,真正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实惠。”

(选自湖北日报客户端蔡甸频道 作者 代莉 王娟)

夷陵
“快递+第三方物流”全覆盖

10月20日,宜昌市夷陵区“货郎儿”智慧物流监控系统平台监测显示,该区2024年农村快递件量达到100万件,比2023年首次突破100万件提前了70天。今年以来,该区农村快递业务量逐月提速向好,不足10个月就突破100万件,标志着夷陵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呈现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今年,夷陵区邮政管理局狠抓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末端网点标准化建设,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0万元用于90个行政村的寄递物流体系项目提档升级。同时,率先在宜昌市推出了区级物流行业智能监管系统“货郎儿”小程序,用科技赋能农村快递发展。该系统支持村级快递站点查询、进村快件轨迹跟踪、进村快递数据分析、农特产品供需对接等多项功能,大大提升了农村快递服务质效,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

近年来,夷陵区加快探索农村快递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区、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目前已建成并投运农村寄递物流智慧公共配送中心,同时设立了173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该区通过“快递+第三方物流”模式,实现了快递由区级直投到村,快递进村全覆盖,快递品牌全覆盖。

今年9月,宜昌市快递进村“强基固本、叠加赋能”现场培训会在夷陵区召开,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该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共配中心、黄花镇张家口村村级网点和晓峰河村村级网点。晓峰河村村级站点负责人邓代新说:“采取‘快递+商超’模式运营,通过快递取件功能吸引客流量,不仅能增加商超收入,还为乡亲们提供了便利。”

(选自湖北日报客户端夷陵频道 作者张国荣 彭慧玲 王雪娇)


责任编辑:彭磊R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