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周梦)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支部联建、人才联动、实事联办、矛盾联解”的工作举措,做到“重点项目开工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从“帮”到“兴”,村企双向“奔富”的故事不断在汉川市刘家隔镇上演。
村企共建,激活发展之源。引导村级党组织与企业建立双向对接、精准共建,统筹安排10家企业分别与辖区9个行政村开展结对共建。通过村企互动、“双向串门”的方式,共建“村企利益联结体”。村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协商、群策群力解决问题,推动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发展共谋。共建以来,开展党内学习10次,村企共建座谈会18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0余条,谋划推进各类项目43个,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后备力量赴企业参观学习,转变思路、更新观念、提升能力,主动上门掌握企业需求,切实为企业提供后勤保障、精准招工等服务,解决好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资源赋能,拓宽共富之路。充分发挥企业“才智密集”的工作优势,聘请企业负责人为村级发展“名誉顾问”,引导企业到村开展乡村振兴指导、创业帮扶等工作,帮助村级建立多元主体投资、利益联结紧密的村庄经营模式。杨湾村依托区域内千亩虾蟹莲藕基地,以湖北清水湖藕业有限公司为主导,年收购莲藕2000吨,年产值200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就业30余人,人均年增收6万元。逼驾台村采取村集体与党员致富能手肖迪合作投资100万建设120亩的苗圃花卉基地,亩产值46340元,带动了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近5万元。马家村立足村级自然资源优势,依托湖北省荷莲乡食品有限公司,年收购农户莲藕15000吨,解决马家村及周边村60人的直接就业问题,每亩年增收500多元,间接带动产业深加工8个服务行业300余人剩余劳动力的增产增收,在村种植农户平均亩产2800斤,年收入可达3360元/亩。
民生引路,点亮幸福之灯。积极引导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以“一企帮扶一村”的形式进行合作帮扶,确保资金直接到村。充分发挥企业负责人威望高、人脉广、号召力大的优势,邀请企业共同参与到村级治理中来,深入开展人才联络等活动20余次。在基础保障上,湖北润琪水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投资50万元帮助大兴村修建提排泵站,为周边90余户村民的500亩农田提供了取水灌溉需要;用公司工程设备对村级500余米淤积渠道进行疏挖,将学校、居民区附近垃圾堵塞严重的段面埋设近千米地下管网,解决大兴村垃圾堵渠和黑臭水体问题;捐款60万元用于大兴村共同缔造项目及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设。在精神文化需求上,湖北省荷莲乡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马俊文作为一名党员,关注关心农村文化场所建设,捐赠各类书籍近900册,开展图书阅读形式多样活动20余次。在服务民生上,中广核拓普党支部开展“青春护苗,七彩假期”暑期爱心托管营“官方带娃”模式,共招募了志愿者10名,参与儿童近30名,通过既“托”又“管”还“教”各式各样有趣的实践活动方式,开阔孩子视野、培养孩子兴趣,填补暑期空白。
(编辑:陈思 制作:祁涓 审核:何梦)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