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聚焦“三问” 力起“三势”,探索乌龙泉街强村富民新路径
党员生活网 2024-10-21 16:19:14

为破解乡村发展“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以增强组织建设为引领,创新发展思路,盘活闲置土地,探索多元模式,变“沉睡土地”为“增收宝地”,蹚出一条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思想破冰识势,于“变局”开“新局”

随着矿区全面关停,乌龙泉街告别“一矿独大”,摘掉“光灰”帽子,迎来发展新课题。创新理念审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林下经济、湖畔经济、庭院经济等模式多点开花,但同时也面临集聚性不强、产业规模不大的发展窘境,乌龙泉街以组建成立强村公司为契机,加强政府引导、资源整合,探索强村公司发展模式,从源头上解决项目缺地、启动缺钱、投资缺信心的问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发展内驱力“动”起来。组织引领解题。围绕“五街战略”,划分产业转型、和美乡村、文化塑造、生态保护、精致农业五大特色组团,组建片区联合党委,对应规划成立5家强村公司,以区域化党建推动强村公司多元发展。依托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契机,梳理各片区产业项目清单、村集体资源清单、强村公司需求清单,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企业参股经营,按照党委统筹、政府搭台、公司运作方式,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受益,让沉睡资源“活”起来。选贤举能答题。积极寻访有志青年,优先对能干事、想干事的本土人才加强培养,选派懂经济、熟产业、会运营、善服务的灵山村本地干部余飞担任总经理,参与公司日常经营,化解将军山工业园土地流转、幸福小区征地拆迁等难题。同时,实施职业经理人储备制度,吸引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就业,引入回归故里打造“柳太婆”特色品牌的陈亚雄、用十年青春打造生物动力农场的闫海洋、坚守九载春秋冬夏创建小农夫农场的杨景勇等,为发展产业蓄足源动力,让乡村人才“聚”起来。

资源破题借势,让“寸土”生“寸金”

链接多方资源,推进多维施策,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以情法并用腾笼换鸟。依法开展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通过谈判协调移交、法律途径执行等方式,全街共清理纠正不规范合同73份,全力收回梁子湖畔中建三局、中汇科隆、中粮等11615亩土地以及8132平米房屋。致富村谈判收回15亩闲置学校,助力辖区内宇凰国学项目扩大规模,竞逐产业发展新赛道,推动土地承包价格从原有的4000元/年涨至60000元/年;新农村村通过诉讼渠道收回17亩闲置学校与230亩茶场用地,联合辖区龙壹茶场,共同打造集茶叶研学、体验、现代化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基地。以村庄规划释放红利。以村庄规划编制为契机,调整释放连片建设用地,推动闲置资产变“聚宝盆”,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新农村村、勤劳村、友爱村完成村庄规划。其中,收回原中粮猪场420余亩,利用编制村庄规划,调整建设用地60亩,引入龙头企业金林畜牧,以红薯、柑橘农业深加工为突破口,筹建区级示范农产品加工企业,让不起眼的农产品成为引领强村富民的“大产业”。以多元合作引入活水。鼓励强村公司探索租金、土地等入股方式,链接外部资源,力促合作共赢。以租金入股盘活梁子湖边11.5亩土地及500余平四合院,与北京大地风景文旅集团等四家公司合作,邀请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进行规划设计,投资3000万元打造露营度假的林下净土;以资产入股,运营“24小时不打烊”书吧,打造“一人一书尽享无边湖海”的流量密码;以资金入股吸引武汉视角传媒再度合作,联合出品全国首部实名实景乡村振兴短剧《江夏行·金牌搭档》,目标播放过亿、收入百万。

项目破圈造势,变“输血”为“造血”

以强村公司、国企联村为载体,聚焦产业发展,探索多元模式,推动富民强村。服务现有项目。依托将军山工业园与知辛教育营地两个“10亿”级项目,推动街道强村公司主动服务于项目“三通一平”,同时在茗泉谷布点配套研学基地,提升周边30平方公里农旅项目的接待能力、留客能力,引导做优周边五村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三年内力争促使茗泉谷五村集体收入达50万元,预计2025年强村公司总营收达200万元。做实联村项目。以多村联创、村企联动为载体,不断深挖村级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北部灵泉谷片区依托“国企联村”项目结对武汉出版集团,挖掘膏药铺湾中医药文化,共同打造中医药种植示范基地,开拓“中医药+研学游”的新业态;中部土地堂片区对接市农科院专业团队,在四化村等3村集中流转土地300余亩,建成西瓜现代产业种植基地10个,培育春夏季实验品种60余种,带动周边种植农户年增收4万余元。做优特色项目。引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特色农业支撑带动作用,形成了万亩水产养殖基地、万亩茶园基地、万亩冷食瓜基地等特色产业集群。新农村村抢抓“李白江夏行”专题活动机遇,深度挖掘“李白文化”,积极打造“茶香李白”特色IP;在茗泉谷打造茶产业综合研学基地,带动“龙壹茶”“江夏红”“御林君”“江夏碧舫”“郑家山”一体化发展。联合一业久鼎农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举办“湖北西瓜王·江夏土地堂”推介活动,助力农产品“身价倍增”。(供稿:江夏组工)

责任编辑:熊禹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