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诗国太阳”照耀千古 熊召政与屈原的“古今对话”
湖北日报 2024-10-21 07:25:2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高伊洛 通讯员 崔彧

“屈原先生,久仰!”

“我从两千多年前穿越前来,在此等候多时了!”

10月20日,秭归屈原祠。三峡大坝旁。濛濛细雨中,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熊召政与诗祖屈原开展了一场“古今对话”。

当天上午,“遇见长江·长江文学周”之“大家遇见大家”活动走进秭归,遇见屈原,溯源诗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活动中,屈原扮演者吟诵《离骚》,缓缓而至。

熊召政与其走近,相遇,对谈互动。

两千多年前,屈原从家乡秭归走出,成为楚国忠臣、爱国诗人。

这场“大家遇见大家”的对话中,熊召政表达了对屈原的至高至重敬仰,并向其介绍何为粽子:“后人为了纪念你,包了粽子投入那片江。”

听着熊召政的介绍,“屈原”频频颔首,文化在此跨越千年,传承交融。

活动中,秭归小学生集体朗诵屈原诗歌《橘颂》,颂扬屈原高尚品格和爱国情操。

熊召政还与秭归骚坛诗人深入交流,并在屈原祠大殿敬献兰草、礼拜屈原。在书案旁,熊召政挥毫写下“诗国太阳”,赠予秭归。

“在秭归,屈原的诗歌得到了很好传承。站在这片土地上,真正能深切体会到屈原深沉的爱国爱民情怀。”熊召政说。

熊召政认为,屈原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对伟大诗人屈原最好的怀念,就是把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当好传承人。”

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屈原一生留下《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诗歌20多篇,被称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近年来,宜昌持续弘扬屈原“无私无畏”的家国情怀、赓续屈原“上下求索”的奋斗精神、传承屈原“哀民多艰”的民本思想,有力推动了以屈原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大家遇见大家·遇见屈原”活动由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办,极目新闻、秭归县作家协会承办,秭归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


责任编辑:陈玉萱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