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曾住过这样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共产党人、教育者。他在私立武汉中学执教时,曾对莘莘学子们叮咛:“作为学子,你们会得到我们力所能及的照顾,但必须严守校规,勤奋学习、养成好的情操,我们也会严格督促你们,不会放松对你们的要求,否则就是对你们的不负责任,是误人子弟。”
这位谆谆教诲的师者是谁?他,就是董必武。
早年丰富的教学经历
为教师生涯积累经验
1886年,董必武出生于湖北黄安。由于生活在书香四溢、作风朴实的家庭里,幼年时期的董必武逐渐养成勤奋读书、节俭朴诚的品格。在学塾和书院读四书五经之余,董必武还阅读了《左传》《通鉴辑览》等史书和大量的文学作品。
1911年春,董必武代其四叔任麻城高等小学堂教师。同年夏秋之间,董必武执教于黄州府中学堂,讲授国语和英文。
1913年,董必武开始在省城武昌担任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英文教师。这些早年的教师经历,为董必武后来的教师生涯积累了经验。
私立武汉中学的
创办者与执教者
1919年8月,董必武在武昌积极筹办报纸,因经费无着落,该计划未能成功。但他没有气馁,和同乡挚友一起积极倡办学校。
经过数月奔忙,校址、校舍、教员、董事会等问题被逐一解决。在募集资金时,董必武将自己唯一的一件皮袍典当,又向远在山西的亲戚借钱,凑齐了办学所需资金。
1920年,私立武汉中学正式开学,董必武主持校务,亲自定校训为“朴、诚、勇、毅”。
不仅如此,董必武在武汉中学还亲自教国文。在教授时,他十分注重对青年学生进行新文化、新思想的教育和革命意识的启迪。董必武经常教导学生:“我们创办这所学校,就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只有严格的教育才能出人才,希望你们从武汉中学毕业出去,都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
其实,除了董必武之外,武汉早期共产党成员陈潭秋、李汉俊等人,都曾在武汉中学任教。从武汉中学毕业的学生中,不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争取中国苏维埃的出路
是每个学生最光荣的任务
在窘迫的物质条件上
开出洋溢的学习之花
用马克思主义思想
培养革命后备力量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