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黄朝真)“六月份,我来市一医院治病,带着十堰太和医院做的颈椎CT检查片子和报告单,找康复科医生理疗,当班医生说:你要重新缴费排队做检查,看完我开方做的检查结果再治疗。现在好了,我带着上周在太和医院复查的CT报告单,医生没让我再重做一次检查,根据我带来的报告单就收入院治疗,为我省了不少钱和时间。”10月16日,在市第一医院康复科病室外,刚刚结束康复理疗的市民陈先生高兴地说。
医学检查检验是诊断病情和治疗过程中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看病流程繁琐、重复检查、同级医院间检查检验结果互不认可等问题,是不少患者的烦心事、痛心事。为改善群众就医感受,解决“看病繁、看病贵”问题,今年8月起,市纪委监委紧盯上下贯通做好群众身边具体实事这一“小切口”,持续跟进监督医疗机构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落地落实,打通患者就医“痛点”,切实为群众看病减轻负担。
为把结果互认这一惠民利民之举做实,市卫健局打出一套落实工作“组合拳”,与市医保局联合印发《推进全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对互认工作目标、互认范围、互认项目、互认条件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推进互认工作督查机制和信息平台建设体系,明确在质量控制与安全、能满足诊疗需要的前提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内下级对上级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上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对82项检验结果和60项影像检查图像资料予以互认。截至目前,我市已参与互认工作的医疗机构为31家,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总人次已达4843例,为患者节约费用50.0534万元,实现了减少重复检查,降低看病负担的目的,提升了群众就医诊疗信任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