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9月21日至27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实训营第37期·教育专场在汉举办。
各组实训作品展示如下:
第一组作品:《最好这样去武汉》
创作思路:
视频从公众关切的人身安全出发,以“交通安全,有你有我”为主题,通过“三句半”这种简洁、诙谐、易于传播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旨在提醒广大市民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做到“高高兴兴出门去,安安全全回家来”。
第二组作品:《你在“挖什么”》
创作思路:
小组成员结合关于“新闻是什么”的讲解,以东湖为载体,展开联想,巧妙地以东湖的每一处景点为喻,赋予新闻不同的意义与象征,抒发每个组员对于新闻的独特理解。整个视频通过东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形象地展现了新闻的多面性和深远影响,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之中抒发个人见解。
第三组作品《不负“师”光,一起“趣”成长》
创作思路:
金秋九月开学季,教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忙里偷闲”拥抱东湖,感受自然之美。以“公园20分钟效应”作为切入口,拍摄与传统印象中的老师形象截然不同的一面,快乐的老师,才能向学生传递快乐,通过表现老师们在东湖公园里快乐闲适的一面,传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最后点题不负“师”光,人民教师与同学们一起“趣”成长!
第四组作品《我的精神快充——诗意公园》
创作思路:
作品的主题是治愈、解压,拥抱大自然。以刚下班的主角为线索,串联起公园里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与温暖动人的生活瞬间。重点拍摄那些在公园里尽情享受生活的路人,他们或漫步于小径,或静坐于湖边,每一个画面都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拍摄主角与路人的互动,将“我”被安抚和解压的过程具象化呈现。引导观众放慢脚步,走进大自然,在这片宁静的天地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第五组作品《行走城市》
创作思路:
人生海海,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哪里是我们身体与心灵的栖息地?我们到东湖绿道,发现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在这里都能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停下脚步,也许你会发现,快乐触手可及,幸福就在身边。一个好视频,一定是能够感动自己的;一定是反复打磨的,一定是要提前策划,又有意外之喜的。
第六组作品《6-AI东湖绿道:自然之美与生态教育的交响曲》
创作思路:
感谢现代科技,让我们能“躺平”完成视频。首先,让AI结合“东湖绿道”和“教育”主题生成脚本。稍加润色修改,根据脚本实地拍摄几段素材。
素材不够?AI来凑!通过“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得到了一些素材片段,辅助AI剪辑,AI配音,再加上音乐,完美!当然也存在一些美中不足,AI画面较为生硬。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未来已来,期待视频制作任务可以早日解放双手。打工什么的,就让AI去吧!
第七组作品《狂吐槽!神秘男子骑行东湖绿道却遭遇意外》
创作思路:
东湖绿道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武汉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之中。在武汉人的眼中,东湖绿道到底是怎样的呢?通过实地采访,揭秘当地人对东湖绿道的真实看法。视频里武汉话与普通话的碰撞,钢铁直男与温婉美女的反差,形成强烈对比,看似“吐槽”,实则“安利”;看似“嫌弃”,实则“真爱”。
第八组作品《吹风听湖去除班味希望秋天的风可以带走夏天的烦恼》
创作思路:
我们把东湖绿道实操当做元气满满的去“班味”之旅。头脑风暴确定好脚本,老师凭借着给孩子们拍摄的经验,一起在欢快的游玩中完成了“大片”。一起吹风看湖,漫步林间,无比治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映阳 整理)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