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今年以来,滨江新区高坪社区坚持与居民互动融合,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社区空间功能布局,建设首个“亲民社区”,解决居民认同感不强等问题,构建“社区和美有变化、居民亲近有感受”的新格局。
1.打造“亲民”微阵地,服务居民心贴心
为破解基层治理中组织碎片化、邻里关系陌生化等难题,高坪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充分征求辖区居民意见和建议,打造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阳光共享”汉津花园社区党群服务站,通过拆除原有的闭合式服务柜台和传统的服务窗口,配备摆放圆形桌椅、舒适沙发、图书报刊和社区居民的手工艺摆件等,实现内外环境的改造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让居民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温馨。
2.做好“亲民”微服务,服务居民暖民心
社区坚持“阵地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原则,一方面,设置党务政务、党员风采、社区治理成果等展示空间,舒适的家居、亮丽的色彩、亲和的布局极大提升了社区的亲民感和品质感;另一方面,我们大力推行“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杯热茶”的便民服务模式,为前来办事的居民提供更有温度、更暖心的服务。
3.创新社区“微治理”,居民幸福喜笑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区致力于在实践工作中构建“源自居民,回归居民”的良性循环体系,让“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成为常态,推行“辖区下沉单位联动+党员示范引领+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干部主导+网格员精细管理”的多元化社区治理新模式,有效整合并发挥了各方力量的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不定期上门走访,广泛收集居民“烦心事”,制定“微清单”,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了“理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的社区治理格局,不断增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沙洋县滨江新区)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