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在城市的肌理中,社区如同一个个细胞,承载着居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而“网格+”治理模式,就像春风雨露,滋润着这些细胞,为社区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想象一下,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社区的大街小巷,网格员们身着红色马甲,骑着电动车或是步行,穿梭在各自负责的网格区域内。他们不仅是社区的守护者,更是居民贴心的“服务员”。每一张笑脸、每一句问候,都传递着温暖与关怀。
“网格+”治理模式就是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门的人员,负责网格内的日常管理、信息收集、问题反馈等工作。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网格内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的有效整合。
目前,全国多地正积极探索这种新模式——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街道翠屏北里社区,通过“网格+治理”模式,整合资源、明确责任、加强宣传等措施,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整治工作,并利用“旧物换新”活动激励居民清理堆放物,共同打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北郊社区以社区党建为引领,通过“摸底子”“划格子”“搭架子”三步走战略,科学划分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有效完善了社区功能,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这种模式之所以生动而有效,得益于它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智能手机、移动APP等现代通讯工具,网格员可以实时上传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社区管理者则能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并作出响应。这种“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让社区治理变得更加高效、精准。
更值得一提的是,“网格+”治理模式还注重发挥多方力量的协同作用。在网格内,不仅有专业的网格员队伍,还有热心的居民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他们通过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这种治理模式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曾经杂乱无章的小巷变得干净整洁,曾经无人问津的角落也焕发了新的生机。更重要的是,居民们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他们不再觉得自己是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而是真正的参与者、受益者。
“网格+”治理模式不仅让社区治理变得更加生动、高效,它还搭建起了一座座连心桥,让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更亲。在这个模式下,每一个网格都成为了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每一个网格员都成为了居民的贴心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网格+”治理模式的内涵与价值,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社区生活画卷。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刘颖)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