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出梅以来我省旱情加剧
今年8—9月长江流域累计降水量160.7毫米,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三成多,居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倒数第2位,与极端枯水的2022年相比长江上游降水量明显偏少。出梅以来,我省持续高温少雨,旱情不断加剧。9月以来我省平均气温异常偏高,高温极端性强,月内出现历史秋季最强高温过程;平均累计降水量15.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4成,省内大部地区存在气象干旱。10月以来,长江流域无明显秋雨过程,以分散性中雨天气为主。
湖北省11日气象干旱风险预警图。(图源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其中,荆州大部持续高温晴热少雨天气,干旱逐步发展,降水量53.8—107.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六至八成。面对干旱的严峻形势,天鹅洲保护区启动天鹅洲故道水位调度机制,严格执行生产生活用水“取一补一”规定,保障水位维持在正常水平,为70多头江豚营造良好生境。
天鹅洲白鱀豚白鱀豚。(湖北记者汪训前、通讯员杨光明、王成供图)
当前长江上游来水和中下游干流水位仍在持续消退,中下游水位较多年平均显著偏低。截至10月13日8时,长江石首站水位下降至26.19米,而天鹅洲故道水位达30.30米,比江豚最低生存水位线28.5米高出1.8米。
2022年伏秋冬连旱形成预案
2022年,湖北省经历了夏季干旱、秋季干旱、冬季干旱,反复出现“发展—缓和—缓解期—再发展”的演变。7月9日出梅后大部降水稀少,加之持续高温影响,鄂西北大部、鄂北岗地西部、鄂西南中部、鄂东南地区相继出现轻度及以上气象干旱。8月持续高温少雨,8月4日开始旱情范围和程度明显升级,26日范围和强度达到峰值,干旱百分百覆盖全省,其中中旱及以上范围占84.8%,重旱及以上范围占51.9%。随后出现的分散性降水使鄂西北大部、鄂西南东部、鄂东南东部及鄂东北南部气象干旱得到一定程度缓和。
受50年来罕见干旱影响,石首市达到特重干旱程度,长江天鹅洲故道河水由河口向后退缩了1000多米。(视界网 雷刚 摄)
天鹅洲保护区遭遇60年一遇持续干旱天气,天鹅洲故道水体容量由同期正常水位约1.55亿立方米下降到0.53亿立方米,江豚活动水域急剧缩小,种群密度是正常水位时的2至3倍,其生存受到威胁。在省林业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保护区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等制定“天鹅洲故道2022年度旱情评估及江豚保护应急预案”,于10月开始从长江不间断对故道进行生态补水,累计补水约1000万立方米,确保江豚安全生态水位线。
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饲养员丁泽良正在喂养江豚。在他眼中,长江江豚如同自己的孩子(极目新闻记者 马鑫 摄)
天鹅洲故道是周边农田抗旱取水水源地,今年持续干旱,水位为何能维持在30米以上?据介绍,今年7月汛期,天鹅洲故道保持高水位运行。出梅后,天鹅洲保护区未雨绸缪,于8月初协调地方政府打开闸门,让长江水倒灌进入故道。同时,近年来周边农田调整种植结构,灌溉用水减少。因此,天鹅洲故道能维持正常水位,为江豚提供良好生活环境。
来源:湖北记者汪训前、通讯员杨光明、王成
湖北气象公号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号
编辑:杨文漪
美术:段雨欣
审核:张磊 陈会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