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蕲春县科经局:立足本职突出主业 用心优化营商环境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0-10 08:05:2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宇钧)好的营商环境,是工业企业和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科技经信工作者的心中所系、心头所盼。今年以来,蕲春县科经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立足主职主业,着力激发企业主体内在活力和发展潜力,全力提升服务效能,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助推我县经济发展精准发力。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服企广度

县科经局成立6个专班全覆盖联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实惠企政策宣传包保责任制。截止目前,专班下沉企业走访90余次,收集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中的难题等问题,治理拖欠企业账款行为。聚焦不高效等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将“企业办证”“用电用气成本”等问题作为重点,以现场协调、专题询问等方式督促问题整改,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保障市场主体生存环境,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强化专业服务,提升服企质效

县科经局持续深耕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我为企业跑订单”活动,由挂点领导带领帮扶专班,主动上门对接帮扶企业,全面了解企业当前产能、库存、跑订单需求情况,结合实务经验,帮助企业拓市场、找订单、扩大产能。

聚焦主体培育,提升服企深度

加强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深入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干部第一时间把国家省市的最新惠企政策送到包保企业手中,认真讲解专精特新企业申报程序及申报渠道,着力解决企业“听不到”、“看不懂”、“享受不到”、“干脆不要”的问题,真正让企业做到清晰明了、全面知晓,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自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以来,已累计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1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强化企业进规指导。在企业进规上实行梯次培育,主动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开展“点对点”上门指导,从入规资料的清单解读、财务报表填报的注意事项、统计台账的建立录入等方面进行逐一指导落实,盯紧入统时间节点,应统尽统,确保成熟一户、申报一户、成功一户。截止目前,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新增15家,总量达162家。加快创新主体培育。今年以来为摸清高企申报企业底数,科经局工作专班共计走访乡镇、园区企业近百家,并及时召开全县蕲艾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会,通过现场讲解高企申报审核流程要点、宣讲高企政策等内容,极大激发了蕲艾企业申报高企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县已确认申报的高企数量达到73家,完成率100%。

着力搭建平台,提升服企精度

搭建校企合作桥梁。通过“牵、联、帮、送”多措并举,推动校企科技合作拓宽走实。截止目前,开展校企对接活动10余场,组织5批次60余人的科技服务团来我县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签约校企合作协议8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蕲春县科技创新供应链服务中心成功揭牌运营,组建蕲春科创供应链地网,注册企业信息,挖掘企业需求,登记企业技术、人才、金融和场景应用供给信息,组织科创需求供给对接活动,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加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截至目前,蕲春县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共入驻企业229家,发布需求314项(技术需求214项,人才需求82项,金融需求16项,场景需求2项),达成合作160项。提高企业人才密度。征集企业创新人才需求,制定引才方案,保障企业引进高层次、高学历和急需紧缺人才的使用需求。目前,帮助沃尔莱博、李时珍医药集团等企业引进省派科技副总5名;加快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新挂牌成立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3家,总量已达11家,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5名;争取省级“三区人才”14名,以解决产业发展疑难问题、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为主要目标,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积极作为,力争在科技助力营商环境提升,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梅益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