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近日,黄石市黄石港区沈家营街道楠竹林小区“同心议事会”以举手表决的形式,通过《同心议事会制度》,内容涉及小区公共事务管理、发展公益事业等诸多治理事项。这也是沈家营街道推行“小区议事”规范化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同心议事会”成员举手表决
近两年,为有效发挥社区、物业公司、业委会三方在小区治理中的作用,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小区基础单元,沈家营街道坚持采取“定班子、搭台子、架梯子”一揽子方式,搭建小区议事会平台,把“话筒”交给群众,把诉求解决在身边,为基层善治注入“源头活水”。
“定班子”,以“小队伍”汇聚“大能量”
“定班子”就是明确小区议事会的组织形式。以小区为单位,按照“代表性、公众性、稳定性”的原则,沈家营街道探索组建社区党委领导下的“6+X”小区议事模式:“6”为固定成员,由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员、业委会主任、物业公司负责人、楼栋长、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负责人组成;“X”为非固定成员,由涉及利益相关方组成。明确以“6+X”模式进行小区治理,牵头做好群众关心的事,实现诉求在小区响应、资源在小区整合、问题在小区解决、服务在小区提升,不断激活小区治理活力。
二中生活小区“桃李芬芳”议事会商议文化墙内容
“6+X”小区治理模式很快就在市建村社区二中生活小区得到应用。
二中生活小区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由于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老化,便民设施不完善,影响小区居民日常生活,居民很糟心。
为解决居民群众的“堵点”问题,小区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按照“6+X”模式,成立了“桃李芬芳”议事会。议事会针对小区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协商会,了解居民意愿,实地考察调研,并积极呼吁,多方努力,先后协调加装电梯4部,解决了几个楼栋老年人“出行难”问题;瞅准城市更新契机,助力小区完成了地下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小区道路硬化刷黑、环境绿化等基础设施优化改造;并听取居民群众意见,将小区内破旧的围墙打造成了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墙。
“桃李芬芳”议事会持之以恒推进居民群众反映事项解决,增强了居民的信任度,小区形成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的良好氛围。
“搭台子”,以“小阵地”发挥“大效应”
“搭台子”就是建设阵地。近年来,沈家营街道依托小区广场、红石榴驿站、红色议事亭等现有场所、场地,因地制宜搭建起楠竹林小区“同心议事会”、鼎鑫大厦“空中夜话”等10多个居民“家门口”协商议事平台,确保居民群众在舒适的环境中协商议事,提升了居民归属感和议事效能,增强了小区治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鼎鑫大厦居民议事
鼎鑫大厦原来是“风波楼”,在谢志春等老党员的共同治理下,组建了业委会,开启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好局面,鼎鑫大厦也变成了居民的“幸福楼”。
“但居民议事一直没有阵地,给楼栋治理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谢志春说。
红旗桥社区党委发现了这一问题,迅速与谢志春等业委会成员商议,并召开部分居民代表会议,共同决定将楼顶改建成“空中夜话”议事亭,议事亭改建完成后,业委会还配备了便于议事的桌椅、塑料凳,让议事亭更好发挥作用。
“红色议事亭主要用于居民议事,楼栋的大小事务,都可以到这里来商议。”谢志春介绍,“大厦外墙脱落、房顶漏水、楼顶花园式改造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大家在这里协商解决的。”
“空中夜话”议事亭也很快赢得了居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架梯子”,以“小协商”助力“大融合”
今年下半年,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楠竹林小区成功安装了66盏路灯和750个楼道感应灯。设施安装到位了,如何让路灯“长明”又是个头疼的问题。
楠竹林小区“同心议事会”组织电费募捐
为此,该小区“同心议事会”组织召开以“同心之光”为主题的电费征求意见会。经过多轮协商,最后决定以居民按标准自筹、政协委员捐款相结合的方式来筹集电费。楼栋长上门募集电费,清廉监督员负责监督,资金存入统一的电费账户,并及时公示。最终,“同心之光”长亮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类似“同心之光”这样的会议,在沈家营街道各小区议事会已成常态。聚焦“议什么、怎么议”,街道要求各小区议事会将居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实事纳入“议事清单”,明确协商议事范围,架起解决问题的“梯子”,形成“收集议题、确定议题、组织协商、形成决策、结果公示、监督落实”的六步议事标准化流程,为小区治理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今年,沈家营街道已有15个小区形成议事协商制度,先后开展议事协商30多次,解决小区治理问题47个,盘活了小区治理与服务的多元力量,激活了居民自治活力,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罗慧芳)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