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张杨
9月24日,河南省兰考县花生种植大户赵建峰的地里,正在进行一场田间测产。测产结果显示,亩产327.25公斤,相比对照组增产38.68%。这样的结果令他直呼“没想到”。
兰考县2024年开年经历了低温寒潮极端天气,出苗期恰逢高温干旱导致土壤墒情恶化,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又遭遇持续暴雨内涝的“大考”,给花生生产带来严峻考验。没想到,田块产量远高出他的预期。
让他家花生扛过重重逆境的,是一种名为“花生控毒固氮耦合绿色增产技术”的绿色生产技术。该技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团队开发。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如何提高花生的结瘤固氮能力实现减肥增产,以及如何同时阻控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是我国花生产业发展面临的两个难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团队历经20多年持续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源头是大田土壤,提出黄曲霉毒素土壤源头阻控与结瘤固氮耦合的科学设想,通过土壤源头黄曲霉毒素阻控和诱导结瘤固氮耦合研究的不懈探索,发明了ARC(即“黄曲霉控制+诱导根瘤菌结瘤固氮+耦合同步实现”)微生物菌剂,并首次在大田实现了黄曲霉毒素源头绿色阻控与诱导高效结瘤固氮耦合。
ARC微生物菌剂于2019年获得国家微生物肥登记证,已连续五年在全国花生主产区示范应用。2023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主产区示范点现场考察和实打实收测产验收,结果显示,17省市175个花生示范点平均增产20.62%,花生果品质品相明显提高;黄曲霉毒素源头阻控效果十分显著,花生果表面黄曲霉产毒菌丰度降低了60%以上,花生仁储藏半年后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下降了80%。
赵建峰生活的兰考县考成镇,有万亩连片花生示范田采用花生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耦合技术。
正值花生收获的季节,这里的花生田叶片颜色翠绿,茎秆生长茁壮,果实饱满白净,根瘤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花生根系,烂果病危害明显减轻。根据示范田的产量和品质估算,每亩能够增收300元左右。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田间测产后,讨论认为花生控毒固氮耦合绿色增产技术是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的重大原创性技术,具有“两固、三增、五减”的鲜明特点,能够固氮、固碳,增产、增效、增安全,减毒、减损、减肥、减本、减碳,对推动我国油料产能提升、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花生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广阔。该技术已被遴选为全国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