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阳新仙岛湖:锚定大目标 夺回金招牌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9-25 17:00:19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倪婷婷)9月25日,盛夏已暮,浅秋渐浓。走进阳新王英镇仙岛湖风景区,游客络绎不绝,一艘艘游船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划过,留下一路欢声笑语。

仙岛湖因湖畔山崖上悬有一块“灵通仙岛”古匾而得名,享有“荆楚第一奇湖”美誉,是阳新旅游的名片。近年来,阳新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仙岛湖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仙岛湖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仙岛湖旅游由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型升级,并以仙岛湖今年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促进全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启航:全面谋划 攻坚创建

自列入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预备名单以来,王英镇党委政府落实创建主体责任,建立度假区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统筹仙岛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协调解决度假区开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扎实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仙岛湖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指导度假区全域旅游发展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的开展,2022年8月9日,阳新县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公开招标,确定规划编制单位。2023年6月9日,在《阳新县仙岛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中,专家组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评审。规划范围东至高山村高家山,南临王英镇区至高山村沿线湖岸,西至王英镇区,北靠北部山地区域,包括王英镇区、泉丰村、高山村、天空之城景区,总规划面积达6.8平方公里。在经过公开招标、实地调查、初稿编制、三场意见征求会后,王英镇也明确了以休闲度假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完善度假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度假服务品质为重点的发展路径。

在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王英镇以“实干争先,冲刺双创”为题做誓师动员,明确表示2024年是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冲刺之年,要举全镇之力、集全镇之智、尽全镇之能,全员攻坚创建。

今年以来,该镇认真对照《旅游度假区等级评价细则》,邀请专家团队逐项进行自查评分,结合短板问题,形成任务清单,并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节点化”的工作要求,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调度,全面加快创建项目建设。

筑基:以创促建 完善设施

“这些错落有致的蓝色屋顶和随山蜿蜒的蓝色跑道真是为仙岛湖增色不少,游客很多但秩序也好,吃饭住宿停车都方便!”近日,来自武汉的游客吴先生站在天空之城玻璃观景平台上感慨道,与几年前相比,王英镇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旅游服务都上升了一个档次。

游客的真实感受,源于真金白银的投入。据了解,近几年该镇陆续投入200余万元设立保护区标识标牌、宣传牌、警示牌、大坝下限高门,完成取水点视频监控的安装和启用,完成一级保护区内围栏围墙和水面防护工程建设。投资8400万元建设镇区核心区域污水管网收集工程,共建设管线70.12km,泵站20个,污水处理厂1座。与此同时,结合镇区村和美乡村建设完成核心镇区建筑屋顶和商户招牌统一提升改造工作,拓宽道路两侧,铺设蓝色沥青,实施镇区街道立面改造工程,联合五家通讯公司启动镇区弱电线缆入地工程,大力推行智慧化系统工程,改建仙岛湖码头和候船大厅等。

走进泉丰村的大街小巷,脚下是平整的蓝色步道,抬头是整齐划一的门店招牌。“以前的招牌高低不一、花样字体、版式风格都不同,显得杂乱无章,影响美观。”正在拆除旧招牌的民宿老板石先生说道。这是镇区主干道统一进行的改造项目之一,商户无需承担更换招牌的费用,在招牌高度、字体及大小统一的前提下,还可自行选择颜色等设计方案。

“目前,我们还有一批基础性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仙岛湖风景区党委副书记尹新操介绍,今年夏天,随着在建项目的竣工,景区硬件设施还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游船更新项目,力争在今年国庆期间投运,届时,40艘节能环保型电动游船无噪音无污染零碳运行,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的同时,预计每年还节省燃油500余吨,降低碳排放量约2000吨。

除了完善基础设施,保护王英水库里的一湖清水也是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重要任务。生态是仙岛湖的优势,绿色是仙岛湖的底色。近年来,由阳新县政府牵头成立阳新县严厉打击王英水库非法捕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王英镇党委、政府先后成立了生态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和“护一湖清水”指挥部等,联合村、水利、环保、渔政、综合执法等部门组建“1+N”执法体系,建立“定期巡查、日常监督、重点打击、长效保障”的工作制度。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打击水面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百余次,先后拆除保护区内银鱼捕捞架1000余处、迷魂阵百余处、围网及土坝80余处,钓鱼屋30个,打击违法电鱼7人、活饵打窝钓鱼15人,形成强大的非法捕捞行为打击震慑力。全面关停禁养区规模化养殖场22家,拆除违章建筑14处。

管理:打造品牌 提升服务

“欢乐岛景区有蹦极、皮划艇、直升机等游玩项目,还推出了海陆空联动新玩法呢!”在高山村旅游驿站,党员志愿者正在为游客做景点项目介绍。环顾四周,驿站内沙发、桌椅、充电插座、饮水机、急救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并配有党员群众志愿者轮流值班,贴心为旅客、周边群众、快递员、执勤交警、环卫工人等提供饮水、如厕、休息、手机充电、旅游咨询等志愿服务。

“游客及周边从业者在游玩或干事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及时迎上,提供志愿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旅游驿站党员志愿者吴杜娟说。

据了解,旅游驿站于今年“五一”期间正式运营,各村结合实际,在湾组设立“旅游服务驿站”“暖心亭”等服务游客、群众的窗口,这是该镇全力构建“景村共治”格局,探索文明旅游的新形式,不断将党员活动阵地前移至景区服务一线,发动100余名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帮助游客解决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立足现实情况、整合优质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培育旅游珍品,通过“一道菜、一个景点、一场演出”等留住游客的心,更加精细地做好景区、宾馆酒店的品质提升。目前,仙岛湖国际温泉度假酒店新增客房数264间,商务酒店、主题度假酒店、品牌连锁酒店、树屋特色民宿等住宿设施类型多样,全镇各类度假住宿设施的总客房数达到3000余间,高质量度假住宿设施增至7处客房总数达2000间以上,沿湖餐饮商圈餐位数超过2万个。

“独特的资源和完善的设施是吸引游客的基础,但这还不够,我们更要把服务做好,做到游客心坎上,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仙岛湖餐饮住宿协会副会长张运营介绍,自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以来,全镇300余家餐饮酒店成立了仙岛湖餐饮住宿协会,签订了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承诺书,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024年4月25日,仙岛湖旅游风景区管理处、王英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首届仙岛湖餐饮住宿行业“精品店、示范店”评选授牌仪式。历经民主推荐、初评、联合复评、实地查验和公示等程序,在300余个餐饮住宿企业中,山居秋暝、汀岛等7家企业获评“住宿餐饮精品店”,和谐酒店、湖岛别墅等12家企业获评“住宿餐饮示范店”,以“敲锣打鼓”的形式将奖牌送上门。同时,出台精品店考核管理办法,对符合创建条件的进行联合考评授牌,对违反管理规定的予以摘牌处理,以严格的动态管理制度保障品质,以优质的服务保证餐饮住宿品牌的知名度。

除了餐饮住宿,景区也以技能培训、质量督导为抓手,聘请专家和教师,强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培训,今年来,共计开展各类培训5次,使得景区业态逐渐规范化,服务水平逐渐标准化,形成收益提升带动服务提升、服务提升促进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

创新:丰富业态 增强体验

白天打卡《仙岛湖之恋》,欣赏艺术壁画,夜晚在印象·仙岛湖大舞台观看节目,逛仙岛湖市集,点燃仙岛湖畔的“烟火气”……走进泉丰村石贵发广场,一幅幅构思巧妙、色彩绚丽、栩栩如生的墙体彩绘作品,让一面面白墙“活”了起来,村庄面貌更显生动活泼。

据武汉超级画咖创作团队负责人张浩介绍,这次绘制的壁画《仙岛湖之恋》,画面以仙岛湖和天空之城的故事为背景,并加入了阳新布贴和阳新采茶戏等非遗文化元素。整个墙绘有700个平方,耗时两个月,由7幅画面组成,画面根据现场的游览路线,随着故事发展按时间顺序持续推进。墙绘二期还将进行20多个墙面的绘制,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完工。整体墙绘完成之后,游客在休闲街区游览壁画,便能沉浸式体验和感受一个治愈系的故事,后期还会专门为故事开发相关文创周边产品,让游客不仅能看,还能将这个故事带回家。 张浩自信满满地说:“这次规划打造的爱情主题壁画街区,将形成网红打卡效应,为仙岛湖文旅发展引流赋能。”

近年来,王英镇依托生态禀赋,以“旅游+”为引领,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能力,创新旅游+文化演艺、康养度假、体育运动、湖边市集、红色教育、少儿研学、采摘体验、网红打卡、湖畔直播、农渔美食等多种发展模式,推动“观光游”向“度假游”“文化游”转变。今年以来,仙岛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相继举办了湖北省首届“仙岛湖”杯摄影(短视频)大赛、中部五省仙岛湖“天空之城杯”乒乓球混合团体邀请赛、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黄石主题活动、2024年“欢乐岛杯”湖北省桨板公开赛(阳新仙岛湖站)、“印象仙岛湖”系列纳凉晚会、仲革勒啤酒音乐节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天空之城景区邀请郭有才等网络达人开展直播活动,仙岛湖景区举行世界纪录认证新闻发布会,英国扛旗世界纪录官方认证机构现场颁发“世界水利风景区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景区”纪录证书。通过“文旅+体育+民宿+餐饮+休闲娱乐”等农文旅全产业融合中,人文旅游带动乡村休闲、民宿餐饮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将乡村资源转换成文旅资源。

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让仙岛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烟火气更盛、人情味更浓”。2024年1月至8月,景区共接待游客1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4亿元。

度假区创建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助农增收和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2023年欢乐岛低空飞行、山居秋暝民宿、仙岛湖国际温泉度假酒店项目落地投产,通过参与景区就业、景区收入分红、旅游企业带动、资产入股等方式,周边6个村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据统计,目前王英镇发展农家乐近400家,土特产商店150余户,8000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泉丰村、高山村、新屋村等6个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从2001年的1272元增长到了如今的45500元,23年间增长了近35倍,旅游产业发展也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全覆盖,为八方游客带来多元且深度的海陆空游玩体验。

责任编辑:胡凌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