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好玩好吃还长知识 百余家庭打卡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
湖北日报 2024-09-24 08:56:16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杨晓龙、韩瑞娟、谢娅)近距离观察水稻、小麦、玉米“小时候”的样子,品尝最新甘薯品种制作的薯片零食,下田体验挖甘薯……9月22日,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举办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暨湖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课程讲解、美食品鉴、农事体验等好吃又好玩的活动异彩纷呈,吸引100个家庭共计200余人参加。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由亲代遗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也是种业的“芯片”。打赢种业翻身仗,收集保护种质资源是必须要打好的第一仗。

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于1978年由当时农业部批准建成,是全国最早批复建设的三个省级中期库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地方种质资源中期库,保存水稻、小麦、玉米等100多种作物种质资源近4万份,在资源数量和种类上均居全国各省前列。依托中期库建成并运行的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先后向120多家科研院所、50多家企业分发资源1.5万份次,为我国粮食安全、种业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活动当天是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首次举行科普开放日。科研人员将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农作物种子用玻璃瓶装好置于展台前,供家长和孩子们观摩。“原来大豆的颜色有这么多种”“这是小麦种子啊?我第一次见!”现场感叹声不断。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种质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徐延浩和王连军博士还为孩子带来关于神奇种子的精彩讲座,现场欢笑不断。讲座结束后,百余个家庭前往该所“稻玉丰收墙”和“向日葵”打卡点拍照留念,并体验了田间挖红薯的乐趣。

近年来,省农科院粮作所一直积极拓宽科普教育渠道,全力推动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立足单位农业科技资源优势,已牵头申报并获批2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级教育基地。该所党委书记陈沫介绍,未来,将进一步依托粮食科技创新优势资源和特色,同步开展科技成果展示、科普讲座、走进实验室、农业科技下乡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

“保护种质资源要从娃娃抓起。”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段志红表示,种质资源是全社会共同的宝贵财富,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保护种质资源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社会公众认识到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保护工作,为建设更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李娅晶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