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虾鳜共养海鲜全链条陆养 科技创新赋能武汉经开区养殖绿色发展新路径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9-14 09:35:3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金晨 彭宇)“海鲜陆养”工厂里,购自沿海渔场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受精卵正加速孵化;池塘里,采用虾鳜共养,养殖户一年可增收10余万元……今年以来,武汉经开区用科技创新赋能传统养殖业生产,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9月5日,在武汉中科瑞渔科技有限公司海鲜陆养汉南基地,一个个水池规则排布,石斑鱼受精卵、白苗(鱼苗)、成鱼按发育程度分别放置在不同规格的水池中,靠近鱼池,成群的小鱼就围了上来。“这些小鱼长势稳定,到时候收益应该不错!”看着池子里健康的小鱼,中科瑞渔循环水设计工程师李建超充满了期待。

2021年成立的武汉中科瑞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海鲜陆养的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公司在武汉经开区湘口街启动建设海鲜陆养项目,使用自动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工业化、规模化、智能化养殖海鲜。李建超介绍,刚开始企业主要从沿海渔场购买鱼苗养殖,由于鱼苗质量参差不齐,不少鱼苗在购置时就带有细菌、寄生虫,“沿海靠流水养殖,即便带了细菌、寄生虫问题也不大,到了内陆工厂化养殖,小问题也会放大,造成经济损失。”

“今年企业的重心都放在了育苗上。”李建超说,为了挽回损失,企业决定在育苗上下功夫,实现“陆地育养海鲜苗”。但是,陆地育海鲜苗,难点就在鱼卵孵化、培养饵料生物、白苗标粗上。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李建超和同事们一头扎进科研项目中,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最终在鱼卵孵化、白苗标粗等技术上实现突破,饵料培育技术也突破在即。

“明年汉南海鲜陆养项目二期工程、黄陂武湖海鲜陆养基地等项目都将开工、投产,届时,我们培育的鱼苗将供不应求。”科技赋能养殖,让李建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这两年,虾鳜共养的养殖模式成为不少湘口街家庭农场增产增收的成功经验。

9月10日,在“胡正军家庭农场”,养殖户任大哥正在池塘边查看增氧机运转情况,并为鱼苗补充饵料。他说:“天太热了,水底温度都超过了30度,增氧机不敢停。”

任大哥从事渔业养殖20余年,目前,任大哥承包了210亩鱼塘,年产8-10万斤鳜鱼,是街道的养殖大户。2023年,他率先响应号召,开始虾鳜共养。

眼下,任大哥的小龙虾已经售罄,鳜鱼也将在国庆节前达到上市标准,谈到收入,他笑得合不拢嘴,“这是我第一年尝试虾鳜共养,虾子就吃本地的野草,几乎没有成本,仅卖小龙虾,今年就多挣了十几万元。”


责任编辑:黄倩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