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长江流域13省市区专家·湖北丨荆楚文化在“融合”中兴盛
湖北日报 2024-09-12 18:46:27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著名文化学者 刘玉堂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居东南西北之中,当四通八达之会,荆楚文化在“融合”中兴盛,上承巴蜀、下接吴越,历经千百年交流融合,成为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荆楚文化的代表,楚文化特质可概括为“六大支柱”和“五种精神”。前者即炉火纯青的青铜冶铸、绚丽精美的丝织刺绣、巧夺天工的木竹漆器、义理精深的老庄哲学、惊采绝艳的屈骚文学、恢诡谲怪的美术乐舞。后者即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追新逐奇的开拓进取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融会精神、崇武卫疆的强军爱国精神、重诺贵和的诚信和谐精神。这“六大支柱”和“五种精神”,对荆楚文化特征的形成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

荆楚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是在与长江流域其它区域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并发展的。

如,文学艺术方面,楚辞影响远播长江上游,李白和苏轼两位诗坛词苑巨擘都深受其影响。汉赋创立者宋玉的作品同样在长江上游的司马相如、杨雄等人中产生影响。京剧唱腔主要承袭汉调皮黄腔,其表演形式则融合了安徽徽班的做工。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因发源于鄂皖赣交界处的黄梅而得名。

科学与技术方面,荆楚文化对中华科学与技术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农耕、青铜、活字印刷和医药几个方面。其中,活字印刷术孕育于荆楚,诞生于吴越,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的速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海冰、实习生卢祺瑞 整理)

责任编辑:陈诗璠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