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磊、通讯员韦霞)当地时间9月7日晚,由湖北省演艺集团监制,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出品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编钟乐舞》在葡萄牙里斯本贝伦文化中心首演。来自葡萄牙国际关系研究所、里斯本大学、葡中工商会、国际合唱联盟等机构的中外嘉宾与现场1400余名观众共同观看了演出。
《编钟乐舞》围绕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仿制曾侯乙墓葬出土的编钟、编磬、建鼓等数十种古乐器同台演奏,用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再现了“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合鸣的场景,展示了古代楚国的文化艺术和风俗民情。
当晚,在编钟的千古绝响中,古代楚国的绝妙盛景在舞台上徐徐铺展,现场观众穿越回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激起对古老中华文明的绚丽想象。演出结束,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声。
一位葡萄牙观众告诉记者,这场演出让他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编钟的每一个音符,舞者的每一个身姿,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让人沉醉。”
葡萄牙演员惠普·甘博亚被中国演员们高水平的表演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所震撼。他表示:“我非常喜欢这场演出所表现的中国传统音乐和舞美灯光色彩,同时我也可以感受到演员们在台下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葡萄牙观众在剧院留言簿上对演出高度赞誉。
葡萄牙演艺经纪公司总裁保罗·迪亚斯表示:“文化之间的连接具有重要意义,今晚的演出是葡中两国文化交流的又一例证,相信在场的所有人一定不会忘记这个难忘的夜晚。”
《编钟乐舞》自1983年首演以来,在国内外演出1000余场,获得广泛赞誉,成为荆楚文化的亮丽名片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保留剧目。
此次演出,创作演出团队在剧本结构、音乐制作、舞蹈表演和舞美呈现等方面进行了全新升级,用《千古绝响》《乐舞阡陌》《八音合鸣》和《楚韵千秋》四个篇章铺陈楚风古韵,歌词也全都有出处可循,出自《楚辞》《诗经》等。演出的200多套服装以楚国服饰的形、质特征为依据,采用印绣等多种手段呈现楚服中最有特点的龙凤纹、动物纹、植物纹等纹饰,图样元素均来自楚国壁画。
据了解,《编钟乐舞》在葡萄牙里斯本进行两场演出后,于9月11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演出。
(除特别注明外,图片均为《编钟乐舞》演出现场,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磊摄)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