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基层人物】方婷:为人师者,爱为本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9-10 09:31:53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杨家茂)方婷,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始终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人生大业,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和教学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己任,志存高远,忠诚教育,自觉履行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小时候父亲刻苦好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母亲谦虚严谨、细致谨慎的生活态度,时刻感染着她,教育着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觉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因此,她在思想上高定位,时刻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注重师德修养,爱岗敬业。既教书,又育人,辛勤耕耘,出色地完成了上级领导和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作为班主任,她不仅能管理好班级,还有一颗爱孩子的心,2021年7月,她收到了之前带的毕业班一位学生母亲的短信:“方老师,小妍的中考成绩很优秀,已经被鄂高零班录取了,但我不想让她去那里读,我帮她在国华纪念中学报名了,家里条件有限,她爸爸自从上次受伤后就不能做事了,现在一直在打官司,家里经济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她如果到国华纪念中学去读,高中学费、生活费全免,对于考上大学本科的孩子还有奖学金,很适合我们这样的家庭,但小妍不肯去啊,她非要读鄂高,你能帮我劝劝她吗?我也是没办法了,如果不是他爸爸出意外受伤了,我肯定是支持她去读的!”看了这样的短信,她很心酸,一阵阵回忆涌上心头。这个女孩是在小学三年级时转到她班上来的,性格内向,做事拘谨,在班上也从不和同学交流,但每次上课时却发现这孩子听讲很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字也写得工整漂亮,于是方老师经常在班级表扬她,经常把她的作业作为模板让同学们学习,渐渐的这个孩子的性格越来越开朗了,朋友也越来越多了,她也从小组长成了班长,协助老师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2017年6月全县六年级统考时她还取得了实验小学语数外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小妍妈妈,国华学校在广东太远了,孩子还小我也不赞成她去,经济上有困难我可以帮你,孩子读书不容易,太苦了,如果还读不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对孩子还说太残忍了,你和她都不要有心理压力,学费的事交给我。”听了方老师的话,孩子的妈妈感动不已,表示自己想法错了再苦再难也要支持孩子的理想到鄂高去读书,进校后鄂高的班主任知道了孩子的家庭情况,也积极地帮孩子争取资助,去年孩子参加高考也考上了她理想的大学。

班主任工作繁琐且责任重大,她不知疲倦,不厌其烦,把自己定位成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好伙伴,好朋友,总是用最真诚的爱去关爱和教育学生。学期末暑假即将来临,家访成了每个老师的常规工作,班上的留守学生小欣是她一直担心的孩子,因为孩子特殊的家庭环境,还有在放假之前学校组织的高年级心理测试,小欣总体分数较高,说明孩子心里是有些焦虑的。

其实欣欣家她不只来一次了,祖孙二人住在一套陈旧的民宅里,靠着爷爷的一点退休金生活,这也是一个特殊的家庭,欣欣的父母已经离婚多年,两夫妻生育了两个女儿,离婚时姐姐判给了妈妈,欣欣留在家里跟爸爸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欣欣原本是一个聪明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孩子,由于三年级时疫情的原因需要用手机上网课,孩子彻底迷上了手机游戏和网上聊天,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孩子的爸爸平时也没有固定工作,由于生活压力经常酗酒,爷爷和爸爸也是经常吵架,导致家庭氛围很不和谐,爸爸出去打工之后很少回家。前年孩子的奶奶去世后,欣欣的性格变得异常的内向和敏感,在学校从不主动和同学老师说话,每天都是没精打采的样子,所以这次家访我特意把欣欣的妈妈叫来一起沟通交流,在家访的过程中,爷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请老师多帮助她,她命不好,我又管不好,只有拜托老师,麻烦老师。”看着老人无助的眼神,我当着欣欣妈的面提出了一个要求,“孩子长大了又是一个女孩,你能把她带在身边一起生活吗?”欣欣妈看了看欣欣和欣欣爷爷缓缓地说:“方老师,其实今天你不说我也已经做好了把欣欣带在身边的打算了,这孩子是我生的我有义务和责任抚养她,她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我也有很大责任,希望今后我能用母爱温暖她,使她阳光快乐起来。”听了这段话,她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她对孩子爷爷说:“孩子妈妈已经答应把孩子带在身边了,请你在能力范围内多帮帮她,毕竟她一个人带三个孩子也不容易。”老人听后一直在点头”请老师放心,欣欣是我的孙女,我不疼她疼谁!。她一抬头看着欣欣,眼里含着激动的泪水,但明显感到她非常的期待和妈妈一起生活,她摸着欣欣的头语,重心长的说以后到妈妈那里一定要听她的话,学习方面也要加强知识改变命运只有好好读书将来有个好工作,才能让你和妈妈的生活越来越好!”临走时欣欣和爷爷把她送得很远很远,让她感受到老人的那份不舍和殷切的希望,走出那条小巷,外面已是华灯初上,而她的脚步却无法轻松,一路上,她想起了班上还有这样的孩子,他们都和欣欣一样,留守在家隔代监管,处于这种环境下的孩子,情感脆弱,在行为习惯上的偏差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导致“学困”。她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关心她们,给她们爱的温暖,让她们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在学校她除了担任班主任工作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她没有自我陶醉,自我满足,她深知在教育改革事业深入推进的今天,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她的教学事业才能在新形势下快人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她始终坚持自我充电,勤于学习,钻研业务,经常阅读教育教学专刊,上网查阅资料,掌握新课标新理念新要求,了解课程改革的内容与方法,积极参加学习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交流听课等活动,博采众长,补己之短,经常进行课程总结,反思不足,不断改进方法,提升课堂品质,巩固成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教学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其身正,不令则行,她深知自己作为教师,身教往往胜于言教。长期以来,她自觉端正师德师风,严格执行校内各种规章制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作示范,二十多年来,她从未无故缺勤缺课,带高年级的时候,孩子们追求个性,甚至早恋,各种问题令人头疼,她及时调整沟通方式,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教育方式,经常挤出周末休息时间与学生及其家长作深入交流,及时扶正纠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022年10月她的学生徐兆骐获得了第一届“咸宁市新时代好少年”的称号。去年她带的毕业班,在毕业的时候还获得了“全国红领巾优秀中队”的称号。她说,这份荣誉来之不易,鼓励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融通而致用,执着而笃行,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教书育人是在把有限的精力倾注在有限的工作上,却能让学生们去续写无限的可能。教师这个职业注定是平凡的、清苦的,更是高尚的、神圣的。从她走上三尺讲台的时候起,她就立志要把她的青春与光热都奉献在这里。

责任编辑:张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