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批复》,同意武汉暂时调整实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允许在武汉市以中外共同捐资方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下放涉外国、涉港澳台投资者投资设立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审批权限。
武汉市推进
文化、医疗服务扩大开放
有哪些新政策?
一图看懂
↓↓↓
武汉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这是武汉在文化服务、健康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发展迎来的重大政策利好,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服务业开放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武汉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
抓住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下一步,武汉将加大文旅和医疗领域外资项目招引力度,重点吸引外国及港澳台文艺表演团体、个人来汉开展营业性演出,支持企业与本地剧院、体育馆等服务场所深度合作,新增一批文化娱乐业外资项目;主动加强与国外医疗领域相关机构对接,鼓励先进医疗服务团队来汉发展,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就落实新政策的具体举措
相关部门负责人
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
“集成办”“一网通办”
武汉市投资促进局(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围绕市民关心的“服务业利用外资及政务服务优化”相关举措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武汉市投促局将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实现一张表单申请、数据自动填报、材料自动流转、证照自动调用;推进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大力推进异地事项“跨域办”,以武汉都市圈为重点,可采取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等方式。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享优惠政策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设立条件
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围绕“中外捐资准入及受理”相关政策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他表示,武汉将放宽设立条件,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相关规定,允许外国(地区)企业或自然人与国内企业或自然人合作,将合法资金通过捐赠形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武汉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就大家关心的“涉外营业性演出权限下放”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方面,市文旅局加强与省文旅厅、市公安局等单位的沟通联络,推行审批前联合会商、审批中资料共享、审批后信息互通的协作协同机制,实行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的方式,提升审批服务质效,最大限度减少演出举办单位多头跑。
另一方面,入驻市民之家首席代表被授予行使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权,进一步将涉外营业性演出审批时限从法定审批时限20个工作日优化到7个工作日。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