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7766条地名信息讲述竹山两千年风云
湖北日报 2024-09-03 18:46:17

湖北日报讯(记者林晶、通讯员于浩、实习生孟涵)“相传,铁拐李眼见此地干涸,一挥手中的铁李拐,变成无数根穿地神针,穿透地下暗河,暗河之水顺着针孔溢将上来。汛期,雨水顺着针孔渗入到地下暗河,溢水镇因此被誉为风水宝地。”这是湖北省国土测绘院搜集到的有关竹山县溢水镇的传说故事。目前,该院已对全县7766条地名信息进行标识,并搜集了123个生动有趣的地名故事,讲述了竹山2000多年来的峡谷风云、山寨传说、乡镇往事。

地名,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名字、指示位置的代名词,其背后还蕴藏丰富的文化、故事、特色资源等。为了规范地名信息,探寻地名背后的故事,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开始,湖北省国土测绘院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开始为竹山实施民政部“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建设项目。

该院葛孟钰博士介绍,地名经过历史变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除了123个地名故事外,团队还搜集了红色地名道路、地名视频、地名诗词等,从不同角度、多种方式进一步丰富地名文化。“8条红色地名道来了革命前辈从近代到现代、从解放到开放的奋斗历程,35首地名诗词从太和梅花写到了沧浪日出,90条竹山地名视频唤起了竹山市民、在外游子对老家地名的回忆。”葛孟钰说。

打开手机“竹山县乡村地名服务平台”,记者看到,平台图文并茂地展现所有的乡镇、村级界限,乡村地名来历、含义溯源,历史沿革和实体描述。此外,还标注了17个乡镇的155个乡村特色农产品,11条囊括缅怀先烈、宗教文化、避暑胜地的乡村旅游线路,10个主要旅游景点,525个商业点和快递点,98个美丽乡村建设图等,涵盖了旅游、农业、商业等各个版块。让人方便查询竹山地名文化、文旅资源和特色农产品,服务乡村振兴。

“道路标志牌不仅起着指引道路的作用,同时也是反映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竹山县民政局局长余娇娥经常思考,如何创新地名标志的构成元素,来适应现代化地名服务需要?为了让道路在互联网上“亮”起来,湖北省国土测绘院对全县993条乡村道路进行了命名设标,建成1500个智慧路牌,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获取这条道路所对应的地名概况、周边检索、便民服务等,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和游客对生活和信息的需求。

责任编辑:杜宇慧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