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大新校区,建成了!
长江日报
2024-08-31 08:05:08
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
即将投用!
8月29日,
长江日报记者现场探访,
该校区正在进行开学前筹备工作。

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

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宿舍楼。
华科大军山校区由武汉经开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由武汉军山新城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南部,北靠大军山,东临长江及左岸大道,西临汉南大道,中部有大军山泵站渠道穿过。
校园总用地面积约2050亩,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可满足2万名学生教学科研使用。其中首期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可满足在校生1万人正常使用,总投资78亿元,以培养专业硕博士和国际合作办学本科生为主。据介绍,华科大军山校区打破既有的学院概念,创新设立先进制造与新材料、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碳中和与环境保护、生命科学与医疗卫生等四大交叉学部,将从契合产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地方经济的角度,培养更多新型人才。届时,华中科技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也将率先入驻。

8月29日,记者走进华科大军山校区,学校还有少数楼栋正在进行工程收尾工作,教学中心、科研中心、卫生健康中心、图书馆、体育馆、博士后公寓、硕博士生宿舍、食堂等设施已全部建成完工。超市、快递、银行、通信等商业配套正陆续进驻。
在校园的心脏地带,一座别具匠心的建筑巍然矗立,远远望去仿佛一个巨大的学位帽,这里是华科大军山校区的图书信息综合大楼。
据了解,华科大军山校区整体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大师何镜堂主持。项目以“高山流水、学贯中西”为理念,尽显楚韵风尚建筑恢宏之美。图书信息综合大楼底部整合了书库、会议中心、800人报告厅三大功能。
记者注意到,校内建筑大楼多采用红色墙体,远远望去,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现代的时尚感。据了解,大楼外立面使用的是陶板与陶砖,其独特的质感和外观,赋予了楼体强烈的视觉辨识度和艺术生命力。新校区实施人车分离,施工人员介绍,综合大楼东西两侧已建好地下停车库,所有汽车从东、西两个门进入校区后,即可直入停车场,校园内其他地方不允许汽车驶入。
左岸大道预计9月通车
主校区与新校区车程缩至40分钟

学校门前的公交站台已建成。
目前,为华科大军山校区配套的左岸大道(沌口—军山段)正加快建设,预计9月通车。这一道路通车后,也意味着“喻家山”与“大军山”的距离不再遥远,两个校区之间车程将缩短至40分钟。左岸大道经开段是继东风大道、江城大道之后,武汉经开区连接主城区的第三条主干道,北起三环线,南至邓南港区,全线长约48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据悉,正在建设的左岸大道三环线至兴七路段,包括沌口段、长河段、小军山段、启动段和大军山段,共21.48公里。目前,华科大军山校区西门外,距离不到两公里是地铁16号线桂子湖站,西门门口的港湾式公交车站已经建好,不久后将陆续建成北门站、东门站,师生出行较为方便。同时,武汉经开区、市公交集团优化了7条公交线路,在校区与地铁、大型商超、医院等之间快速接驳。新校区和主校区之间大站快线公交9月1日正式开通,解决跨校区人员流动。校园周边还规划了华科中学、华科小学、大军山公园、江滩公园商业体、住宅楼等。“这里将打造成宜居宜业及教学科研创新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社区。”军山科投集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军山新城管理办公室及军山科投集团公司都将搬至军山脚下。据了解,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区总占地面积将接近一万亩,这在全国高校中排名靠前。不仅如此,新校区的投用使得在校师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科研实力、成果转化实力都将会大大增强。
长江日报出品
记者:徐丹 通讯员:兰峰 杨光宇
摄影:记者史伟
责任编辑:黄倩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