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居民的事居民在“家门口”商量;小区“能人”主动组团解难题;“能人”带动众人,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为有效解决居民身边关键小事、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积极应对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凤凰街道东塔社区从线下入户走访、面对面与群众唠嗑“拉家常”及线上电话、微信联系等多途径入手,在了解和收集群众诉求及建议的过程中,挖掘党员群众骨干,并建立“能人数据库”。同时坚持让群众站C位,广泛征求如何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把问题变成“议题”,因地制宜推动能人常态化参与小区治理,共破难题,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通过发动群众参与即知即办的每一件小事,在共治自治的良好氛围中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区治理不仅要依赖坚强有力的党总支和业委会班子,更需要众多热心居民的广泛参与。重型小区位于武昌大道455号,小区党总支及业委会紧紧团结在社区党委周围,主动认领群众诉求强烈的身边小事,有效发挥“能人效应”,通过示范带动,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增强小区居民“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家园意识。
通过网格日常走访和对群众意见的收集,业委会了解到小区6栋南面紧邻生态停车位的公共晾晒杆因年久失修,加之部分车主倒车时不注意导致不少部位出现松动、歪斜、变形等现象,不但影响市容市貌和居民日常使用,还存在安全隐患。
同是生活在小区多年的居民,业委会对大家的诉求最能感同身受。小区党总支书记、业委会主任陶忠平近段时间虽人在武汉,心却一直记挂着小区的大事小情,每天都与党总支副书记、业委会副主任张前进及业委会成员、网格员保持实时线上联系,商讨关于怎样修复更换小区破损晾晒杆等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案。
由于小区居民多为原重型机器厂退休职工,从事机械加工、工程建筑、擅长修修补补的能人巧匠也多,且之前小区D级危房拆除时连带拆除了好几个完好的晾晒杆一直被热心居民保存着……联想到这些优势资源,筹工筹劳修复晾晒杆的点子也应运而生。
大家说干就干!在小区党总支、业委会一班人的组织协调下,小区业委会成员、退役军人黄国华和幸福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邹义国师傅主动站了出来。
大家现场勘测,计划先将破损的晾晒杆移除,再更换完好的晾晒杆。
白天气温太高,就选傍晚时分开工,社区网格员帮忙借来了铁杠和剪刀,邹师傅也准备好了插线板等各种工具。
在小区散步的10栋居民梁观移师傅路过施工地点,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眼见老师傅们手动凿开地面的难度太大也吃力,他二话不说拿来家中的电锯,亲自动手帮忙锯掉破损晾衣杆。夜色中,大家相互配合,忙得不亦乐乎。
第二天一大早,黄师傅和邹师傅就开始忙着和水泥,梁师傅也放弃休息,带上电钻,加入其中。
6栋5单元的魏师傅看见大家不辞辛苦地忙碌,也主动喊邹师傅把电源线就近接到自己家。
烈日下,网格员和“能人”师傅们一起干得热火朝天,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完好的晾衣杆也终于安装完毕——接下来,如何更好维护这焕然一新的公共设施也提上了业委会的议事日程……
一家有难百家帮,小区有事一起扛——作为一个有着深远文化历史的老小区,在小区党总支和业委会的带领下,许许多多的热心“能人”都在一桩桩、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中书写着对家园的热爱:
幸福苑广场的路灯出现故障,少不了业委会成员、懂电工的周勇细致入微地调试;为了方便托运垃圾桶,小区垃圾分类亭旁边,留下了胡国雄、邹义国等师傅们忙碌“施工”的身影;广场周边的树枝过于茂盛,对在此活动的群众造成安全隐患,热心肠的张铁良师傅站了出来和网格员一起修剪;小区老年人多,经常需要歇歇脚,休闲座椅坏了,邹师傅默默拿出家里的工具箱忙活起来;由于长期要维护广场环境卫生,工具损耗大又缺乏经费,可敬可爱的幸福苑志愿者们“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自己用竹枝编成耐用又顺手的大扫把……
“大伙儿进出单元楼道,发现哪个地方脏,就主动扫扫。大家生得不亲住的亲,多数也都是厂里的老职工,环境卫生都要靠大家自觉维护。再说小区环境好,咱住着也舒坦呀……”这是网格员平时在重型小区与居民唠嗑时,经常听到老人们念叨的一句朴实又亲切的话语。
“居民最了解、最关心小区建设,通过在居民中挖掘和培养‘能人’,可以带动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小区治理。”——社区党委书记邵秀梅经常叮嘱网格员要做“有心人”:“要坚持依靠群众,让群众唱主角,和居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社区是个‘百宝箱’,也是个‘人才库’,今后我们将吸纳多方力量扩充‘能人库’,通过发挥‘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实现‘能人’带众人、众人变‘能人’,大家都来抢着做好事!”(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胡木莉)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