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省媒看襄丨 老河口:增添产业“含绿量” 提升发展“含金量”
长江云新闻客户端、襄宣在岘 2024-08-30 18:04:29


△视频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直通襄阳》栏目

01
变废为宝 
智能制造循环经济动能强劲


近年来,老河口市以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为方向,加快构建高质效“循环回收利用+高品质材料供应+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的产业体系,形成循环经济产业与智能制造产业相互提供原材料的互惠共赢发展格局,为全面提升资源再制造效能和智能制造水平,夯实新质生产力产业支撑注入了强劲动能。

废旧铝材化身铝锭铝棒、废铅酸蓄电池被循环利用。走进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废弃材料在这里“摇身一变”发往各地。在老河口顺博铝合金湖北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每天吞进去700吨废旧铝材,经过消化吸收之后,每天产出的铝锭和铝棒可以创造超千万元的价值。

图片

顺博铝合金湖北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 陈杰:“我们利用市场上的废铝或拆解汽车零部件等发展再生铝,从原料的采购到原料的分散,再到原料的投炉,整个生产工艺是国内最先进的,炉内的精炼、除气、除渣都是采用的惰性气体氩气,氩气除气的效果要比氮气好,所以我们的产品才能在同类型企业中达到最优。”

走进顺博铝合金生产车间,一进车间大门便能感受到阵阵热浪。铝锭、铝棒生产线马力全开,铝合金在这里重“换”新生,并实现近地化配套。

图片

顺博铝合金湖北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 陈杰:“比如说我们园区的长源朗弘如果需要一锅铝水,我们能及时根据客户需求,直接将铝水运往长源朗弘的生产车间,而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又会变为我们的原材料,这样不仅节约了资源,更实现了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5年前,中国再生铝行业龙头企业顺博湖北公司落户位于仙人渡镇的老河口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从自动化废铝生产线到年产15万吨铝棒项目,再到投资1.5亿元的铝灰项目,在顺博湖北公司的牵引下,一个又一个项目落户循环经济产业园。

图片

顺博铝合金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志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公司通过以商招商的形式,已经为循环经济产业园招落企业5家,并与周边企业形成了原材料与废弃物的良性循环,共同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距不远,远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就是通过顺博公司介绍落户园区的,该公司从事再生塑料的利用,产业链主要集中在废电瓶处置,经加工造成颗粒再提供给电瓶厂家。

图片

襄阳远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怀程:“今年下半年我们公司预计生产再生颗粒3000吨,年底将增加8条生产线,新增的产能不仅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将带动周边大量民众就业。”

据了解,仙人渡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如今已有再生铝、再生塑料、再生橡胶等六大产业链条,今年1-6月,园区规上企业产值破90亿元。

图片

襄阳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魏克多:“在整合资源、提升近地化配套上出实招。此外,我们还将完善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全力保障生产要素的最优供给,让旧电池、旧轮胎等废弃物‘变废为宝’,竞逐循环经济发展新赛道,使‘生态包袱’化身‘绿色资源’。”

02
以旧换新 
双轮驱动助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老河口市作为鄂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如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突破重围,蹚出一条拥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当地通过政府引导支持,助推存量企业提质扩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让越来越多企业朝着的“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位于老河口市高新区的湖北万柯汽车零部件公司,今年这一台数控折弯设备就是在更新换代后,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市场订单纷至沓来。

图片

湖北万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巴发启:“我们这一套折弯设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换代,和过去设备的最大区别就是精度和效率有了大的提高,设备安装好后,现在可以批量生产新能源电池仓、气瓶支托架等7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

凭借技改形成的竞争优势,万柯今年在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两个市场双向发力,既留住了宇通等老客户,又跻身上海科曼、三一重工在内的多家行业领军企业的“朋友圈”。

图片

湖北万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巴发启:“随着宇通等客户出口订单的增加,我们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品,预计将增加到35%以上,现在订单比较多,我们正全力组织生产,确保订单按时交付。”

今年年初,同样位于位于老河口市高新区的襄阳长源朗弘公司,为了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投入三亿元技改资金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自动化水平,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图片

襄阳长源朗弘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 周龙涛:“过去我们企业主要是在传统企业行业发力,而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零部件需求也水涨船高,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我们向上争取到了900万元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补贴,用于加速技改步伐,抢占发展新赛道。目前,我们开发的产品已和国内多家大型新能源工厂对接。”

在老河口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新能源电动汽车总成、工业机器人领域得到发展培育,具备老河口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构建。当前,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老河口发展工业经济的“关键词”。

图片

襄阳老河口高新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张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持续用足、用活各级政策支持,激励企业、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拉动企业加大投资转型升级。建立健全金融助企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发展机制,支持企业申请‘专精特新企业担保贷’‘知识产权贷’等融资新模式,从而推进企业加大投资进行技术改造。”

03
破解难题 
智能制造为循环经济添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老河口市将绿色循环经济作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支持制造业换赛道、出新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走进位于老河口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骆驼集团湖北楚凯冶金公司,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较去年提升了25%。

图片

骆驼集团湖北楚凯冶金有限公司生产经理 张宇:“我们现在是满负荷在生产,每个月在2.3亿元的产值,去年平均在1.7亿元。”

产值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企业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图片

骆驼集团湖北楚凯冶金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和明:“和我们同行的再生铅的工厂,还有些综合利用回收工厂,还有我们的终端下游客户,非骆驼集团的终端客户,我们也进行了走访,看看他们对这个行业有什么看法、有一些什么想法、有哪些新的诉求,从中间发现一些机会。”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全力进军再生铅细分市场。今年以来,骆驼集团湖北楚凯冶金有限公司在保持和扩大再生铅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大对现有产能的利用和技术研发的投入,在氧化铅细分领域实现新突破。

图片

骆驼集团湖北楚凯冶金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和明:“我们有个氧化铅这样的产品,也是作为我们蓄电池添燃剂使用的,除了配套我们骆驼集团以外,我们还向国内市场输出。”作为骆驼集团湖北楚凯冶金公司的下游企业,同在循环产业园内的湖北得一新能源科技公司今年又新增了8条生产线。

图片

湖北得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管 韩红政:“原始的铅端子它是没有沟槽设计的,我们这边增加了一个滚压的工艺,滚压过后它会有一个沟槽,能够很好地预防蓄电池产品的发黑、氧化、还有一个爬酸的现象,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就会增长。”

紧盯专精特新技术路线,在政府的支持下,湖北得一新能源科技公司正全力向着“全球最大的高科技自动化铅端子生产基地”的目标迈进。

图片

湖北得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主管 张苧文:“当时我们的产能提升上来后,工人不够了,工人大概需要增加三十多人,当地政府了解这个事情后,就积极帮衬对接,包括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各个镇、村干部帮我们推广,在很短的时间内,一线工人就招满了,有力地保证了我们的生产需求。”

图片

今年上半年,老河口市循环经济产业完成产值89.2亿元,同比增长23.3%,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41.8%,对当地增速贡献率58.4%。“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圆圈型”产业链,正逐渐成形。

图片

襄阳老河口市科技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余钢:“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自身产业基础,持续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集群化发展、服务化延伸、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物种企业’的培育机制,强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与企业开展长期战略合作,聚焦产业‘龙头’ 实施‘一企一策’做大做强产业主体,力争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带动力的产业龙头企业。”

责任编辑:陈义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