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最小单元治理: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 大冶基层治理实践入选第四届中国基层领导力论坛典型案例
湖北日报 2024-10-21 11:16:26

(湖北日报记者  黄磊  通讯员 李楷峰)日前,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提升生态治理能力”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基层领导力论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来自全国党建和社会治理领域专家学者、领导科学界专家学者、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及会员代表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省市部门负责人参加论坛。论坛上,湖北大冶“最小单元治理: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入选典型案例。

近年来,为解决“村实组虚、村(社区)自治功能削弱、群众参与治理不充分”等基层治理问题,湖北大冶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在不改变现有行政村(社区)设置的前提下,优化调整村民小组(居民小区)为最小治理单元,通过线上线下科学定界、建强各类组织、强化自治功能等方式,有效破解了治理重心下移的难题,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线下科学划分、线上数字赋能,在“划分”上做实。在农村,按照“因地制宜、有利发展,群众自愿、便于组织,尊重习惯、规模适度”六条原则,以自然湾为基础,以亲缘、地缘为纽带,以相邻连片、共同居住的区域为基本单元,以50—200户规模为标准,将全市322个行政村3609个村民小组调整为2735个村民小组,作为农村最小治理单元;在城市,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利益共同、无缝覆盖”的原则,以居民小区为基础,将42个城市社区优化调整为393个居民小区(直接划分成型物业小区209个,按照300—500户或1000—2000人规模划分无物业老旧小区、散居型小区168个,商圈楼宇小区16个),作为城市最小治理单元;在线上,发挥城市“数公基”对基层治理的赋能作用,推行居民小区、社会治理网格、城市数字化公共基础设施平台“三网融合”,对全市居民小区实行统一编码,精准界定小区(网格)边界,同步将治理数据上图,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将过去概念性的治理单元精准化、数字化。

同时,通过党的组织延伸到底、群众组织全覆盖,强化议事“共商”和矛盾“共解”功能,实现在组织上做优、在功能上做强。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治理单元划小了,规模适度了,群众参与村(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持续增强,“个人小家”变“居民大家”。治理方式由“政府主导”变“群众主体”,通过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发动群众力量,发挥群众智慧,让群众说事议事主事。治理动力足了,“开展活动”变“常态长效”,居民群众参与有平台、需求有回应、上下有通道,过去零散、被动地开展活动,逐步变成自发、常态长效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基层治理动力与活力持续迸发。


责任编辑:曾照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