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扩面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确定以陆码河(蜜泉湖)为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围绕“守护一湖清水、打造一个公园、做强一个产业、唱响一个品牌、富裕一方百姓”五大目标,着力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奋力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嘉鱼实践路径。
陆码河(蜜泉湖)小流域紧邻长江南岸、聚集嘉鱼县9%的人口,连城带乡,河湖江相依,从北至南连接嘉鱼县主城区、旅游区、农业区,是体现嘉鱼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该试点工作对于进一步深化“双集中”工作,探索小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有着重要意义。
万紫千红花满园
坚持高位推动。制定印发《嘉鱼县陆码河(蜜泉湖)综合治理扩面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指挥长、8位县领导任副指挥长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指挥部。自扩面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7次,开展实地调研5次,高位推动工作走深走实。
同时,组建陆码河(蜜泉湖)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前线指挥部,设立六大专班统筹推进试点各项工作,建立“推进—落实—考核”闭环工作机制和“周报告、旬调度、月踏勘”任务落实机制。今年1-7月,前线指挥部先后召开各项专题会、推进会、协调会24次,开展现场踏勘、协调、督办30次,编发工作简报11期,下发交办工作事项4批次,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摸清底数。运用好我县在推进“双集中”工作中的经验方法,从明确底图底数着眼,对试点范围内人口、土地、产业、公服设施等16个方面249项数据进行全面摸排,掌握小流域内基础情况。加强数字平台应用,以调查摸底基础数据为基石,围绕“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三大主题,汇集共享人口库、法人库、房屋库、地理信息库等4大基础数据库,打造党建、共同缔造、安全监测、社会治理、农产田园、就地城镇化、文旅康养等7大专题场景,运用嘉鱼县智慧城市数字底座能力赋能小流域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坚持规划引领。将小流域按上中下游划分为生态保育、文旅康养、田园生活三个区域,坚持“绿(生态优先)、集(产业人口集中)、富(共同富裕)、统(系统规划)、小(寻找小切口)”五字原则,围绕明确问题、突出重点、探索模式提出生态综合治理、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布局重构三大行动,形成用地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图,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坚持分区施策。科学划定陆码河(蜜泉湖)小流域上游、中游、下游范围,坚持“从源头做起”“把生产、生活、生态统筹起来”“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上游为生态保育区,主要位于蜜泉湖环湖丘陵区域,以提升生态涵养功能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原则,通过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上游生态集约发展。重点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实现“林地上山、耕地下山、村湾搬迁、小田并大田”,实施“源头治理、清水入湖”。
中游为文旅康养区,主要位于蜜泉湖及环湖平原区域,以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为目标,按照特色融合原则,通过布局文旅项目,实现中游生态价值转化,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阿洛亚、山海经等文旅康养项目及民宿示范点建设,探索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新路径。
下游为田园生活区,主要位于陆码河区域,结合发展现状细分为“三带”,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城乡融合原则,通过完善设施配套,实现下游城乡生活交融。从连子口闸到南门湖村片区打造田园景观带,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配套发展采摘园、农家乐、民宿;南门湖村到新生桥片区打造都市商业带,重点建设“一河两岸”工程,适度发展沿河商业;新生桥到永逸闸片区打造滨江休闲观光带,重点建设滨江农业公园和滨河休闲广场。通过营造场景、扮靓风景、串点成线、成片扩面,全力将下游打造为良田千顷、碧水绕城的都市田园生活区。
坚持项目推进。围绕生态治理、产业发展、居住环境提升、社会治理四个方面,谋划实施四大类共计59个项目。其中生态治理类投资占比12.10%,产业发展类投资占比70.79%,居住环境提升类占比17.05%,社会治理类占比0.06%。按照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示范带动的思路,重点打造陆码河、新生桥、蜜泉湖三个重要节点,同时在高铁岭、官桥、鱼岳三个乡镇打造“一条路、一条渠、一块地、一个村湾、一个供应链”五个一示范点位,将治理项目明确到具体节点和点位予以落实推进。
守得云开见月明
开展水环境治理,“守护一湖清水”。实施排口整治行动,投入资金6800万元,开展河湖排口整治,完成陆码河沿线所有42个排口整治。实施河湖净水行动,推进河湖综合整治项目(一期),在陆码河河道沿线西街社区、南门湖村建成污水干管3.7公里、污水提升泵站2座,收集沿线生活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阻断污水直排源头;投入资金4000万元实施阿洛亚河工程,连通白湖水系净化白云山废弃矿坑水体,后续将延伸连通至陆码河,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河道。实施养殖尾水治理行动,启动蜜泉湖集中连片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计划治理养殖面积6500亩,已完成初设和招标,拟于近期开工。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建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和林果产业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流域范围内畜禽养殖粪肥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开展片区内农药包装废弃物专项清理,共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0.6吨,大力削减农业生产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行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示范减少小流域范围内化学农药用量20%左右,减少化肥使用量10%左右。
实施生态修复,“打造一个公园”。推进蜜泉湖、陆码河生态修复,先后完成净水植物种植32万平方米、陆码河河道堤防加固和生态护坡2.5公里。推进蜜泉湖退垸还湖,完成还湖面积7841亩。推进废弃矿山修复,完成白云山废弃矿山危岩及碎石清理2348立方米、生态修复削方量140万立方米、渣堆清运12万立方米。推进滨江生态提升,打造陆码河新生桥至永逸闸段生态景观,完成河道两岸土地平整及土方回填约8500立方米,新建亲水平台3处、挡土墙300米、河岸护栏900米,铺设人行道350米,增设截水沟4段280米、预埋DN400雨水管道120米。在整治修复后的河道和湖边新建湿地公园、河湖慢行道等设施,打造成生态公园。
围绕文旅康养,“做强一个产业”。突出流域内山水特色,做大做强文旅康养产业,重点实施五大项目建设。一是蜜泉湖旅游度假区项目,项目已建成开园并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量达70万人次。二是恋江湖船歌岛景区(嘉鱼不夜城)项目,景区于今年“五一”期间开园迎宾。今年1-7月,蜜泉湖旅游度假区和恋江湖嘉鱼不夜城累计接待游客65万人次,已成为我县众景区“流量担当”。三是阿洛亚通用航空旅游综合体项目,陆码河水生态环境治理、阿洛亚运河工程已完工,已建成游艇码头及水上飞机码头,正在推进森湖酒店、度假别墅、游客服务中心及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四是山海经神兽梦幻岛项目,项目已于4月开工,“九头鸟”景点、园区内部道路、武赤线至景区连接道路正在加紧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约6700万元。五是严喻澥旅游民宿示范点项目,项目位于官桥镇白湖寺村、恋江湖船歌岛景区对面,规划面积约300亩,由县文旅集团流转租用严喻澥村湾内有价值村民房屋进行民宿改造,交由招商引进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打造一批示范民宿,带动周边村湾民宿发展。
坚持特色引领,“唱响一个品牌”。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特色种养殖为抓手,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官桥镇白湖寺村、米埠村,高铁岭镇廖家桥村建成高标准农田6018亩,今年启动高铁岭镇西海村2634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建设,已完成1000亩水田土地平整。发展规模特色种植业,投入资金625万元在高铁岭镇西海村建成600亩油茶种植基地,打造“村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拟投资1300万元在高铁岭镇西海村、官桥镇米埠村建设2000亩香柚种植基地,力争2025年全县香柚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打造中国香柚小镇;官桥镇米埠村通过土地整理、小田并大田,发展连片种植水稻1100亩;鱼岳镇陆码头村采取“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集中连片发展规模化经营,打造千亩藜蒿种植基地。发展规模特色养殖业,聚焦“双集中”绿色食品加工主导产业发展,结合浔味堂“浔味嘉鱼”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生产加工需求,计划在高铁岭镇西海村、白果树村、鱼岳镇南门湖村建设2000亩罗氏沼虾养殖基地,目前已完成西海村鱼塘集中流转600亩,整治300亩。
开展共同缔造,“富裕一方百姓”。以文旅康养项目为纽带带动百姓增收,蜜泉湖旅游度假区带动嘉鱼本地110人就业,其中鱼岳镇、官桥镇本地村民67人,月收入3800元-7000元不等;恋江湖船歌岛景区带动嘉鱼本地247人就业,其中鱼岳镇、官桥镇本地村民119人,月收入2800元-8000元不等;以山海经神兽梦幻岛为试点,将项目区内116搬迁户闲置房屋改建成民宿并入股文旅项目,让闲置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解决村民进城后顾之忧。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动群众投劳投工,鱼岳镇陆码头村、南门湖村总计清理生活垃圾508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吨,整治沟渠8.85公里,在陆码头村嘉陆线、南门湖村绿白线路栽植苗木1420株。高铁岭镇白果树村还建点85户房屋及配套道路、地下管网和入口节点绿化工程已完工;完成嘉陆线白果树村路段沿线漆家山还建点、木材堆场、汽车修理厂等节点环境整治,栽植红枫、紫荆花、红叶石楠642棵,在白果树村嘉陆线种植红叶石楠1500株;打造真君山王家湾和剐儿铺2个共同缔造示范点,引导村民主动参与赵家湾、倪家湾等村湾28个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村湾整体面貌。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改善城郊居民居住环境,小流域内涉及芦苇丝织宿舍、塘湾片区、西街片区、清水沟路片区、大通桥片区、老电力局片区等六个老旧小区改造,目前芦苇丝织宿舍小区改造工程已经完工,其余片区均已开工建设,完成总体工程量的50%。
风劲正当扬帆时
下一步,我县将持续推进小流域治理相关工作,把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以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
治理好一湖清泉水。持续推进陆码河(蜜泉湖)小流域内退垸还湖、退塘还河、河湖生态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种养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打造优良河湖生态环境。
建设好一道风景线。按照“林地上山、耕地下山、村湾搬迁、小田并大田”治理思路,大力实施小流域内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持续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滨湖、滨河生态景观打造,构建水清岸绿田齐的美丽风景。
打造好一条经济带。积极培育流域内特色农业产业,多渠道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引入市场主体规模化做强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和项目带动,不断完善旅游业态和基础设施,构建完备的文旅康养产业体系,将陆码河(蜜泉湖)小流域打造为全县文旅康养产业带、核心区。(来源:嘉鱼县水利和湖泊局)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