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湖北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探寻航运服务业创新发展新路径,助推武汉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8月19日,江汉区召开打造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座谈会。中科院院士李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郭焦锋、中国船级社总裁孙峰、招商局长航集团董事长张翼等各界代表,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向晖,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贺敏,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朝辉参加会议。区委书记李湛主持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叶文静,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裕生,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叶劲松出席会议。
会上,叶文静介绍了江汉打造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助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有关情况。当前,江汉区抢抓武汉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深入开展交通强国试点的战略机遇,聚焦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结合全省流域综合治理总体思路,谋划打造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航运交易和信息服务;注入金融活水,发展航运金融保险;链接法务资源,优化海事法律服务供给;汇聚智力要素,强化航运业人才支撑;推动协同创新,提升航运技术和基础服务能力。下一步,将立足产业优势,携手各方力量,推动现代金融、商贸物流、商务服务等产业与航运服业的协同创新,共同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谱写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江汉篇章。
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以科技与产业协同创新,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主题,就武汉如何加快“三个优势转化”深入交流研讨、积极建言献策。
国家部委和政策研究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郭焦锋
建议江汉区进一步强化服务成本优势、全产业链服务优势、营商环境优势,增强产业集聚区吸纳企业、服务企业的能力;着眼船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坚持胸怀天下,立足武汉区位优势,加强长江上下流域合作,发挥整合资源、周转联运作用,为长江全流域打造黄金水道贡献力量。
国家交通运输部
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
桓兆平
江汉区可以围绕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做好政府服务,加强行业研究和信息发布,提供金融保险和融资租赁,培育航运人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托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大厦,吸引更多行业龙头企业、总部企业落户江汉,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要素集聚、信息畅通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体系。
行业技术研发机构
中国船级社总裁
孙峰
中国船级社新能源与绿色技术水上应用安全实验室自落户江汉以来快速发展,聚集效应显现,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已聚集一批国内顶级专家学者、龙头企业,实验室已成为国际国内关于航运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的重要研究交流平台。江汉区具备诸多优势打造航运服务业集聚区,中国船级社重视与江汉的合作,对江汉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充满信心。
中船集团第712所所长
桂文彬
建议江汉区发挥地缘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将打造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引育龙头企业,聚焦供应链核心,充分发挥水运运输周转率优势,统筹推进航运业发展。
司法、仲裁机构
武汉海事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申骞
建议江汉区进一步健全多式联运服务体系、航运综合服务体系、航运金融服务机制、航运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打造法律争议解决“优选地”,打造专业化、国际化法律争议解决队伍,集中引进司法机构、仲裁机构、外国法查明机构等,构建诉讼、调解、仲裁有机衔接的一站式海事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武汉仲裁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武汉仲裁委办公室主任
罗平
建议将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纳入江汉区打造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的总体规划,探索制定兼具国际性和中国特色的航运仲裁规则;借鉴航运业发达地区的做法,将仲裁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途径;积极宣传和推行仲裁制度,鼓励更多航运主体参与仲裁,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健康发展贡献武汉仲裁力量。
专家学者
长江金融工程研究院院长
叶永刚
武汉有产业基础、航运便利,具有最长的长江岸线,且具备通江达海的能力,应立足城市功能,谋建国家航运中心。江汉区具备金融优势,可以以市场、科技、金融、政策“四轮驱动”,强化金融工程化思维,推动航运、贸易、金融等产业协同发展。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樊志宏
从历史文脉、区位优势、未来发展等角度来看,江汉区具备以城区沿江段为核心区,打造长江航运文化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充分规划利用沿江码头,通过长江与周边景观、文化、旅游等资源的有机结合,打造独特的城市水岸线,开发长江水上文化旅游线路,推动长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
企业代表
招商局长航集团董事长
张翼
绿色低碳航运是新质生产力,100多年前,江汉区就是长江航运管理之地,如今仍有基础和条件发挥政策优势。航运为重资产产业,需加强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江汉区在这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要将江汉打造成为航运企业集聚高地。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船舶事业部总经理
敖翔
船舶电动化是船舶行业发展中最具前景的技术方向之一,也是实现水上交通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企业希望与江汉区携手,充分发挥江汉金融业优势,争取政策和产业基金支持,推动船用电池技术创新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推广,引导航运产业向绿色、智慧和高端发展。
凤凰航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涛
江汉区交通运输、商贸物流、金融等产业发达,航运要素集聚,打造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正逢其时。建议江汉区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提高长江中游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生产力水平。
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
孙菁
抓住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机遇期,发挥企业在金融租赁行业的优势,进一步深耕船舶融资租赁,积极融入江汉区打造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蓝图。
李湛表示,江汉区建设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是服务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的必要之举、担当之举、闯关之举,全区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运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武汉港总体规划(2035年)》正式获批为重要契机,全力以赴推动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建设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是推动江汉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江汉航运业历史悠久、基础扎实,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要立足区位和产业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与航运服务业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培育城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建设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需要政府有为促市场有效,推动产业集聚与能级跃升。要进一步发挥江汉航运总部、金融资源、创新平台集聚优势,汇聚更多创新资源、优质项目,在现代航运服务业新赛道上与之结成发展共同体,共享产业新机遇、共谱合作新篇章。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向晖表示,武汉市将大力支持江汉区打造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统筹集聚各类发展资源,推进船舶制造维修、船舶服务、航运金融等行业发展,推进武汉航运交易所功能和服务升级,充分发挥航运龙头企业、总部企业的带动作用,引进一批绿色智能航运和智慧港口领域技术密集、资本富集的企业和单位,将武汉打造成为港、产、人、城融合发展的国家航运中心。
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王瑞,副区长余建清、曹建,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委政研室、区发改局、区经科局、区商务局、武汉金融街管委会、区城管执法局、江汉生态环境分局、民族街道、民权街道、满春街道、花楼水塔街道、北湖街道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