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文史 | 世居建始古先祖之谜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8-23 09:13:52

作者:冯平

据《建始县志》记载,“建邑,上古乃廪君国也,属荆梁二州之城。春秋属巴子国。吴晋属建平郡。晋秦五年建县伊始,故名建始。”这时候,建始县已有一群世居先民,在莽莽大山中劳作繁衍生息。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其地属有濮、宾、苴、奴、夷、蜒等之蛮。”是说鄂西南远古是一个以巴人为主体,以夷人为代表的其他部族构成的共同体。《后汉书•西南蛮夷传》中也记载,“巴郡南郡蛮,有巴、樊、瞫、相、郑五氏。廪君为五姓部族联盟首领。率领其部族成员沿夷水进入鄂西南一带,战胜盐水部族后,世居此地。”

《恩施州民族志》记载,廪建立夷城以后,其后裔一部分继续西迁至川东,和其他部族组成,建立了巴国。巴人与原著居民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传承关系,这时候,“谭姓”“向姓”就分别以巴人瞫姓,相姓,为原姓发展演变而来了,为本土世居先民最古。《建始县土家族简史》记载:“据向、田、冉、谭,黄等强宗大姓史料表明,是世居建始本土最古的先祖。其中,‘向王’至今在民间影响深远。”

根据《故土巴风》记载,“向王天子一只角,一气吹到清江河。向王天子能一气吹到清江河?向王天子乃明代捻军的首领,为何在此地设庙?后人对此不得而知,也更加迷惑。据考证,在建始县境内,贯龙坪乡之北,抵官店镇之南,至今遍布有“向王庙”,“向王寺”,“向王城”,“向王天子”等遗址。这里所说的“向王”应是世居本土最古的先祖之一。

《恩施州民族志》记载,天和元年,北周加紧对峡江地区的控制,因而引起“信州蛮”大规模的反抗,其中江南向五子王屯守石墨(巴东)城,北面临江,三面环山峻岭,称为天险。其子向宝胜屯居石墨城六十里外的双城,在巴东月明山一带屯田,获得军粮,兵器也很精锐。“有铁枪头,长数丈,经数百年不损。”时曰“向王枪”,与江北的冉军彼此呼应。北周妄图招降向五子王和向宝胜诸部族,遭其拒绝。北周军用“周围之栅,揭其走路”战术围堵向诸部族,向五子王和向宝胜在巴东石墨城外的双城抵抗北周军,最后牺牲。这以后,就有建“向王天子”庙,以祭祀向五子王。史籍有称之为“向天王”。

根据《建始县土家族简史》记载,“建始长梁七矿村长滩南岸有明代向祖墓,其残碑载有长梁向氏历史演变情况,昔日余家本川东(含建始)久绍之业之裔方称巨族。至于开基太祖开创建业本邑大溪坝,欣欣然隆隆焉,不料明末兵燹一旦流离后,祖人夏行回业于兹土,人丁烟繁。其祖有向公掌其原任副总府正堂。”清朝推行“招民垦荒”政策后回邑复业,世居建始。《建始县志》记载,建始有向门第明季贡生,文章温粹,淡于仕进,且林泉,乐善好施,在县城北门外修“玉皇阁”,铸铜像二十余,今为“向氏家庙”等记载。他们自称是“向王天子”后裔。世居建始本地。并在长梁陇里镇东南四里处,松树坝建有“向王城”,现有古火砖等遗物存在,“向王城”东约一里处,有显赫的“四品夫人墓。”《建始县志》还记载,向宇字飞雄由军功存升陈顺德游击,劳绩懋著,兵民戴德,康熙六年制仕。墓主向文明并非“向王”。

根据《恩施晚报•谒访向家大院》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中国历史上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向氏先祖千里迢迢来到建始这块荒蛮的土地上,扎根建始景阳河,世代繁衍生息,时至今日有640余年历史,仍流传着先祖勤苦耕读的佳话,“池塘半亩隔书斋,儿童日日课读来。去年栽藕有花开,花冠皎皎映庭台”。所籍史料表明,没有相关“向王天子”记载。

《故土巴风》记载,在建始县的最南端与恩施市交接处,长岩屋村,磨盘寨村与双茶村之间,五家河上游万仞绝壁谷壑中,半山崖开辟有一条天险古栈道,绝壁半山崖上有两个大石洞,木梯32步,内设庙宇,红衣红鞋,红布衬洞。“向王天子”菩萨身像端方正中,前置香炉,两边还有神像。古栈道绝壁上有一股“晴天不断,雨天不涨”的清泉。两县交界的村民,至今傩文化风俗尚存。《建始县土家族简史》记载,“有一年正在抢收秋粮之时,……‘向王天子’从向王洞里出来化成一个巨人,双脚踏在五家河两岸的高峰上,吹响牛角,召集兵马,杀贼保民。人们敬奉向王,立庙祀之”。可见“向王天子”在当地的影响至今极其深远。

根据李德胜《向王考辩》记载,“向王即巴人之祖——巴务相。”《长阳竹枝词》记载,“土船夷水射盐神,巴姓君王有旧闻;向王何许称天子,务相当年号廪君”。史实考证,巴东施南处皆有“向王天子” 庙,疑向为相之讹也。长阳资丘刘氏其祖习俗在《家谱》开卷第一页明确写道:“先世遗迹庙台其上为先祖所立向王庙,向王者古之廪君巴务相氏,有功夷水,故土人祀之”。清朝咸丰《长乐县志·寺观志》记载,“供廪君神像世俗相沿,呼之为‘向王天子’。 ”清朝道光《长乐县志》记载,“向王傍塑女像,俗称德济娘娘,始乃盐水女神。向王则右手执角,口衔若吹。”根据《恩施州民族志》记载,清江流域一带,古代先民建有众多的“向王庙”,“天王庙”,“向王天子庙”,即奉廪君为远祖。“向王生而为英,死而为神,开辟清江,有大禹之德。”

以上史实表明,世居清江流域包括建始境内的“向王天子”,至今影响深远的缘由也就清晰了。另外田、冉、谭,黄等强宗大姓的史料表明,也是世居建始本土最古的先祖。

根据《建始县土家族简史》记载,田氏也是建始境内又一强宗大姓。据不完全考证,他们世居在建始景阳的田家口,花坪的田家坪,龙坪的田家坪等地。其先祖是世居建始本土最古的先民之一。冉氏宗族,世居建始本地,宗派混乱较小。世居在花坪石马,景阳凤凰一带。谭姓主要分布在建始境内与巴东交界地域,人口较少,“建始龙黄,巴东田谭”之说,其先祖也是世居建始本土最古的先民之一。黄姓遍布县内各地,是世居建始本土最大的强宗大姓。《简史》记载,黄姓于明惠宗时就居于偏山僻野的土蛮之域,世居建始本土,历史悠久,人口繁众。繁衍生息,至今流传:“骏马登程往异乡,男儿随地立纲常。尔等身去由他去,身在他乡即故乡。时日不忘亲命语,晨昏但荐祖先堂。但愿苍眼无休息,三七男儿总吉昌。”……

其实,建始高坪“巨猿洞”的“建始直立人”,距今达200万年之久,应该是建始最远古的世居先祖。在建始这片莽莽苍苍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绵延不断,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与之邻近的部分其他民族成员,成了世居本地的主体先民。这也成了世居建始古先祖的谜中之谜。或许,“建始直立人”,是巴人的古先祖。也可能真的是整个华夏民族种群,东亚人种群。甚至是人类的起源。


责任编辑:张贵锋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