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8月2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楚厨人才技能提升培训在新洲区汪集街火热开班,百位汪集“楚大厨”参与进修。
“甲鱼这类的活鱼比较腥,一定要小火慢煨,鱼的胶质和油脂才不会过快凝结,菜品会更为鲜美。”开班伊始,余明华、喻思恩等5位来自余明社大师工作室的资深楚菜大厨现身鑫海酒店一楼厨房,他们身着整洁的厨师服,淋油、翻炒、调整火候,亲自掌勺演示楚菜做法要点,娴熟而精准地将拆蟹黄烩鲟龙筋、干笋牛腩、肥鱼清汤狮子头等20道经典与创新并蓄的楚菜逐一呈现出来。
看着一道道珍馐美味摆上展示台,新洲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颇为感慨,他介绍湖北是一座美食之城,荆沙甲鱼、潜江油焖小龙虾、莲藕排骨汤等菜品动人味蕾,楚菜(以前称鄂菜)未能进入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列,一直是湖北人民的遗憾。
近年来,湖北省商务厅积极推动楚菜创新发展,极力培养“楚大厨”。自2020年起推出大师工作室,推动楚菜进机关、进校园。每年举办多场楚菜职业技能大赛和“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加快楚菜工程建设,力争将楚菜打造为享誉国内外的美食品牌。
“楚菜创新需要新‘匠人’新‘匠心’。我们这一代人都在努力推动楚菜的发展,极力培养新楚菜传承人。”来自余明社大师工作室的培训老师之一喻思恩从事楚菜创新和推广38年,他认为楚菜鲜、浓、烫、香,发展空间极大。但是一直受制于宣传不足、厨师力量不够、菜色家常等问题没有打出名头,亟待创新。
这次培训他带来了新楚菜——肥鱼清汤狮子头,将湖北鱼与苏菜狮子头结合起来,鱼的鲜味让狮子头更加嫩滑爽口,得到现场学员的好评。
学员杨俊是一名来自武汉汪集梦生汤业食品有限公司的年轻楚菜厨师,从业7年来一直精心钻研楚菜做法,如何保留食物鲜味是令她苦恼的问题,肥鱼清汤狮子头给了她极大启发。
“这次培训让我了解到更多特色菜品,也学习到大师的做菜方法,对于调味、食材、火候的把握更加精准,也能够在食材的选取上做出更好的选择。日后希望我在楚菜的推广和传扬上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培训结束后,杨俊心满意足地返回岗位工作。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新洲区商务局响应武汉市商务局要求举办,意在壮大楚厨人才队伍,弘扬楚菜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培训分为线上培训与考核、线下培训与实操考核两个部分。线上培训由学员自行开展,登录“楚大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完成30课时学习并通过理论考核即可;线下培训由区商务局统筹,武汉汪集梦生汤业食品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培训从湖北省商务厅指定的20家楚菜大师工作室中选择了余明社大师工作室前来授课,20至21日完成20课时的学习后,将于10月底前对学员进行实操考核。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吴思 蔡青)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