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新疆煤矿区用上“湖北造”百吨级电动轮矿卡
湖北日报 2024-08-19 16:27:06

新疆煤矿区用上“湖北造”百吨级电动轮矿卡。(通讯员供图)

新疆煤矿区用上“湖北造”百吨级电动轮矿卡。(通讯员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通讯员 陈诚 罗端琳 实习生 陈祉旭

茫茫戈壁,长风呼啸,沙尘飞扬。

8月12日,在新疆哈密市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大南湖二矿,百吨级HT3130电动轮矿卡开始首批应用,标志着新疆采煤智能化、高效化迈出坚实一步。该批矿卡由在鄂央企航天三江重工公司生产。

抢占新疆大型化采煤运输装备市场

位于孝感的重工产业园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四台HT3130电动轮矿卡已进入总装测试环节。

“产品分批次陆续交付中,先在左边进行大件部装,再到右边总装线上完成整车装配,调试合格后,再将矿车拆解发运至矿区。”重工公司总装车间装配一班班长唐朝向记者介绍。

新疆煤矿区用上“湖北造”百吨级电动轮矿卡。(通讯员供图)

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是中国煤炭的四大产区。新疆的煤炭资源预测储量为2.19万亿吨,位居全国第一,原煤产量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山西、内蒙古、陕西煤炭产量陆续达峰,新疆受限于开采能力、运输能力等,煤炭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公司抢先进入大型化采煤运输装备这片蓝海市场,不仅推动地区矿山设备升级,还为行业提供借鉴。”重工公司露天矿事业部副部长王泽康对记者说。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矿山智能化发展,针对新疆矿山,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大型化运输装备,促进企业提高效率、减少环境影响,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新疆位于中国版图的西陲,这决定了运输成本是疆煤利用面临的首要问题。哈密是新疆的东大门,也是疆煤外运主力军。大南湖二矿于2013年建成,是“疆电南送”工程下设煤矿,其煤炭资源将服务于“电力丝绸之路”的建设。

“绿色、安全、智能化是国家重点关注的新型煤矿开采方式。一直以来,新疆矿区多使用小吨位的改装宽体自卸车,对环境不友好,运输效率偏低,不能满足产能需求。”王泽康说。

为改变这一局面,航天三江重工公司配合矿区用户,历时18个月攻坚,研制出国产化率高达95%,集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于一体的先进电动轮矿卡。

重工公司总装车间装配一班班长唐朝接受采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摄)

不断拓展复杂工况场景应用

“新疆日照时间长,每天6点天亮,晚上10点天黑,常年五六级大风,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度,这对整车的结构板材、液压系统、冷却系统等要求更高。从现场使用情况来看,达到预期效果。”露天矿事业部售后保障负责人陈非对记者说。

据介绍,HT3130电动轮矿卡在人机协作、场景多机协作、安全管控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主要产品性能参数得到全面提升,不仅降低人力成本且改善人员的工作环境,矿区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大幅提升。

“对比之前使用的小吨位宽体车,HT3130电动轮矿卡单车运输由70吨提高至120吨,平均运行车速由12公里/小时,提高到30公里/小时,运输效率大幅提高。”陈非说。

重工公司露天矿事业部副部长王泽康接受采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摄)

针对油耗和污染问题,重工公司在不断探索针对露天矿山的新能源车型。

“该型矿卡还具备混动化改造的潜力,可通过增设电池组,将制动能量进行有效回收,进一步降低整车的运营成本,同时减碳减排,实现设备和矿区的绿色化运营。”王泽康说。

据了解,新疆矿区积极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已初步完成多项智能化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无人驾驶宽体车及露天矿用无人运输机器人。

“传统车型加装的无人驾驶系统,多为出厂后改装,会破坏车辆外观和结构。”王泽康说,结合矿区建设需求,此次电动轮矿卡采用内嵌式隐藏式无人驾驶系统,属行业内首次应用,后续矿卡装上无人驾驶设备就能实现无人驾驶。

“根据新疆目前开采情况来看,后续矿区对大型化设备需求日益增加,公司已着手研发200吨级产品。在复杂工况领域,比如高海拔地区、极寒地区,公司也在不断探索更多应用场景,积极开拓市场。”王泽康说。

百吨级HT3130电动轮矿卡装配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摄)

责任编辑:万雷萌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